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1年聚焦全国两会(文化和旅游)专题 > 代表话文旅
代表话文旅
全国人大代表鄢福初:将闲置的农村红色文化资源用起来
发布时间:2021-03-12 15: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1-03-12

全国人大代表鄢福初
  “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和人民在顽强抗争、奋勇拼搏中,用热血与汗水凝结而成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另一个时代的营养剂,激励着新时代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奋进。保护和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以及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鄢福初说。
  鄢福初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和革命经验,取得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胜利。在此过程中,我国农村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但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农村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识不统一,普遍存在抓经济建设的劲头十足,抓文化建设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再如,分布在广大农村的红色文化遗址多为年代久远的祠堂、民居,多数房屋建筑已无人居住和使用,损坏较为严重,很多革命旧址、旧居濒临消失,有的仅剩遗迹。有的遗址遗迹存在无人保护、乏人问津的现象;基层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缺少深度挖掘研究,在遗址修缮过程中,因缺乏资金、技术与人才支持,有的大兴土木,拆除重建,过度包装,造成新的不可逆转的破坏;有的“重开发,轻保护”,在形式上一律采用建设纪念馆、纪念广场等形式,单一的利用途径造成了部分红色资源长期闲置。
  同时,很多农村红色文化故事和史实面临失传。鄢福初认为,我国很多农村红色文化故事和史实依靠的是熟知或亲历当年革命历程的老同志口口相传得以传播和传承,但随着这些老同志年龄增大或过世,这些红色故事和史实将无人知晓,因此急需抢救性保护。红色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党员干部、对群众、对青少年的激励教育作用,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中呈现的光辉魅力、潜能与价值还未得到深度挖掘和体现。
  为此,鄢福初在两会期间就红色文物保护和发展红色旅游,提出了相关建议。
  他认为,应在全国开展红色文化遗址普查。公布全国红色文化遗址名录,对认定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实行统一挂牌保护,提高保护意识和公众知晓率。在此基础上,全力打造一批全国示范性的党史宣传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对建设效果好,常年开展特色活动,党员群众参与度高的基地以奖代补给予扶持。应制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专项法律或管理办法,明确责任主体和保护管理范围,突破部门间的行政管理界限,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常态化管理。对造成红色文化资源破坏,或因保护不力,不重视造成毁损或灭失的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等。
  鄢福初建议,要出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政策性文件,推动全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要鼓励各类专业人才参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要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创造留得住人的环境。建立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党史及红色文化研究和宣讲等人才队伍或专业人才库,使红色精神薪火相传。明确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修缮的认定范围、修缮原则、实施程序、经费来源、责任主体、追责机制及管理运营机制等,切实维护红色文化遗址特有的历史环境风貌,最大限度保持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同时还要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
  “要鼓励各地收集整理汇编红色故事、红色史实、创作红色题材的文艺作品。”鄢福初说,丰富并创新红色文化精品创作及宣传宣讲方式,以文学、音乐、戏曲、动漫、书画、短视频、云直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拓展多元化传播渠道。鼓励各地创新探索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注重红、绿(自然生态旅游)、蓝(海滨旅游)、俗(民俗风情)等有机融合发展,兼顾寓教于游、娱乐性、趣味性和参与性,打通各红色景点的交通盲点,产生叠加吸引,进一步增强红色文化资源感染力,助推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激发农村的经济活力。
  鄢福初表示,要将农村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针,将乡村振兴战略与传承红色基因深度融合,选择资源相对集中、条件相对成熟、基础相对较好的村、镇等,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重点培育扶植,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乡村旅游,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