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暨书画作品展举办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
发布时间:2016.11.08 09:22

  为深入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及中宣部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经验交流会”上的指示,勇于推进文化创新和民族、边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大跨地域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根据年初工作安排,11月2日至5日,“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暨书画作品展”在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勐海县隆重举行,当地各族群众争睹为快。

  本活动由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委县政府主办,郑州文化馆、勐海茗艳茶农联盟承办。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东,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丽艳,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宋建国、副局长李德专,勐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玉帕新,河南报业集团郑州分社社长徐建勋,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马建领,郑州文化馆馆长李桂玲,郑州市文化志愿服务中心凤凰茶城分中心主任张瑾,茶农联盟河南运行中心理事长张洪涛等出席开幕式。

  玉帕新代表勐海人民感谢郑州文化志愿者把中原文化送到云南,在今后的日子里互相借鉴、学习和提高。刘东在致辞中讲到,云南勐海是滇南粮仓、著名茶乡,此地的多元文化和风俗风情深深吸引着全世界。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和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6个城市之一,居河南自贸区核心地位,更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如今,中原文化地位及自信心持续攀升,郑州文化品牌逐渐走向世界。热忱欢迎云南文化同仁及各界朋友到郑州做客、交流,共同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活动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文化志愿服务为抓手,以非遗项目和书画大展为平台,在4天的展期内共展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0余件,代表中原风貌、郑州文化品牌和文化志愿建设水平的书画作品100余幅。

  为使郑州市非遗保护成果更广泛地惠及群众,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郑州文化馆甄选出颇具代表性的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及展品——中原文化名片、大河钧窑烧制的手拉坯墨地芙蓉釉钧瓷挂盘《琼堆玉砌》;锦丰源钧窑烧制的双鱼尊;御品堂烧制的天目釉茶具;传统体育类民间弹弓游艺竞技;风格独特的“木版年画”;工艺美术大师、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连德林老先生的“民间剪纸”;豫中民间特色工艺品“猴加官”;巧思妙想的“布艺堆画”;生动传神的“烙画”;底蕴深厚的“嵩山木雕”;玲珑剔透的“蛋雕”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中原文化、炎黄文化、商都文化的重要传承和璀璨结晶,焕发着全新的神韵和光彩,吸引了无数的当地群众。

  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和激励下,郑州市文艺创作活力竞相迸发:唐君庆的《牡丹》雍容华贵,朱长治的《鸟语花香》活灵活现,宋文斌的《黄河魂》浩浩荡荡,张培华的《嵩岳寻仙》意韵玄幽,尚水法的《云山雾罩》迷离朦胧,苏蔚的《山水清音》恢弘遒劲,张旭阳的《太行韵》刚劲壮美,欧育均的《秋荷香》冷峻深邃,朱慧君的《嵩山苍穹》幽深秀丽、张绍宇的《观山洗心》气象氤氲,管墨成的《滴水观音》通灵雅致,张尚海的《五德图》气势威武,郭晓聪的《荷塘清趣》……百余幅作品形成了热辣的中原之风扑面而来,展示了中原人民纯朴善良、刚劲豪爽、勤恳拼搏的时代新貌。仪式结束后,文化志愿者李德专、唐君庆、朱长治等翰墨名家现场创作,为观众展示娴熟的笔法和精妙的意境。

  勐海茗艳茶农联盟负责人门标动情地说:“第一次看到中原非遗项目及展品,我非常好奇,也非常喜欢。这些作品就像一本厚重的书,向我们传递着古老的中原文明。河南带来这么多珍贵的展品,而且十分热心地给大家讲解,我很感动!我和家人已经被中原文化深深陶醉了。”

  座谈会上,双方就如何创新文化志愿服务方式及制度、如何创新文化交流品牌和数字文化馆标准化建设、如何实现非遗保护成果网络共享等课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讨。(来源: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