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夫人墓启动考古发掘工作,抚州洪门水库开展水下考古发掘工作,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考古发掘项目9月进入新阶段。
8月23日,据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夫人墓考古发掘项目将于9月正式启动,同时,洪门水库的水下考古项目和龙虎山大上清宫下一阶段的考古发掘项目也即将展开。
随着去年10月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夫人墓的考古发掘随之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国家文物局已经批准同意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夫人墓(2号墓)进行考古发掘,目前已确定这一项目将于9月正式启动。专家透露,由于海昏侯刘贺夫人墓的体量与海昏侯刘贺墓相当,发掘工作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抚州洪门水库2016年底因水位下降,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部分佛像、圣旨牌坊等古迹重见天日,引起广泛关注。今年1月,国家文物局派遣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石佛造像等水下文化遗存开展抢救性调查工作,并随后批复了洪门水库2017年水下考古方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业考古队一行10余人携带先进设备抵达该县,对洪门水库摩崖造像周围水域古迹进行了为期10天的水下考古勘探作业。初步测量出水佛像整体高约3.81米,属于大型佛像。此外,考古人员在这尊摩崖石刻佛像南侧还发现了摩崖石幡。专家初步推测或为明代佛像,此处或曾建有庙宇。此次考古发掘重点将放在调查周边的庙宇遗迹,以及水下可能存在的硝石古镇遗迹。
龙虎山大上清宫考古发掘项目于2014年8月启动,已发掘4500平方米。专家证实,该遗址为明代遗存,是南方地区迄今发现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等级宫观建筑遗址。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位于鹰潭市上清镇东部,占地30余万平方米,始建于东汉,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维修扩建,至清代发展成两宫十二殿二十四院,素有“仙灵都会”和“百神受职之所”美誉。此前,遗址中轴以东的遗迹已被揭露,包括龙虎门、玉皇殿、后土殿、三清阁等,下一步将调查遗址周边的道教文化遗存,并对遗址上的早期堆积进行发掘。(来源:江西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