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之上,珠帘为幕,新疆哈密的苍茫大漠、高远星空、驼铃商队、飞旋舞姿等图景频频切换;幕布之下,青年指挥家李昊冉执棒北京交响乐团,以低沉铜管和弦乐将大漠的孤寂与生命的律动缓缓展现,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重返那片充满生机与传奇的瀚海大地……
近日,由新疆哈密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交响乐团联合推出的原创交响套曲《瀚海丝路》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这部大型交响套曲由国内知名音乐制作人、青年作曲家郑君胜、郑君利共同作曲,以哈密大漠、戈壁等广袤的地理空间为背景,展现哈密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北京市民呈现了独特的西域风情。
“这部交响乐作品将现代的交响艺术与我们的民族音乐元素进行了深度融合,同时还挖掘了哈密独特的历史文化,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以音乐语言讲好新疆故事的有益尝试。”哈密市副市长胡冬明说。
在时长约70分钟的演奏中,《瀚海苍穹》《幻影无际》《丝路风华》《光耀瀚海》《四海同歌》5个乐章15首乐曲依次奏响。“《瀚海丝路》涉及的区域范围与历史人文底蕴都非常宏大,我们很难用一个简单的主题来概括,要通过主线副线、多线交融交织而成。”郑君胜表示,这部作品因题材多元,便采用了每一首曲子都有标题的大型交响套曲形式来体现。
由《瀚海幻影》《翼龙飞天》《胡天飞雪》《狂野大海道》4首子章节曲目组成的第二乐章《幻影无际》,主要描绘了哈密瀚海戈壁的奇幻景象与人文壮美;由《驼铃远鸣》《长歌悠扬》《绿洲乐舞》《千年之约》《丝路欢腾》5首子章节曲目组成的第三乐章《丝路风华》,展现了丝绸之路的辉煌与文化交融;由《浩瀚无边》《飞跃天际》《大漠驰骋》《辉耀万里》4首子章节曲目组成的第四乐章《光耀瀚海》,展现了现代瀚海的风貌与生机,讴歌了丝路精神,诉说人类追逐光明、共创未来的伟大梦想。
第五乐章终曲《四海同歌》,以气势磅礴的音乐展现丝绸之路连接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愿景,歌颂现代瀚海文明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意义,体现文化交融与共同发展的时代价值。
“这部交响乐极具特色,整个乐章的设计、曲目的安排,都具有新疆味道、哈密味道。”郑君胜说,哈密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前期采风为其创作提供了诸多灵感。“我到了哈密才知道,那里是目前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和富集程度最高的翼龙化石产地,还有雅丹地貌群。”惊喜与赞叹之余,郑君胜与郑君利写出了《翼龙飞天》《狂野大海道》等乐曲。
哈密自古就有“西域门户”“西域襟喉”之称。丝路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哈密文化。在当日演出的同时,哈密市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外场设立了“遇见哈密”文创集市、图片展,全面展现哈密多元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新疆与北京看似地理遥远、文化迥异,实则通过千年的交融,编织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经纬。”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马文表示,此次交响套曲《瀚海丝路》在北京演出,不仅是哈密原创文艺作品首次登上北京舞台,也是一次跨越地域的文化对话。真正的距离从不在经纬之间,当人们用交响乐诠释悠久的哈密文化、用科技重现悠远的丝路驼铃时,哈密与北京共享舞台,传统与现代相拥共生,而文化,终将让山河不再遥远。(彭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