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铜川:美育课堂让文艺零距离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25.05.14 09:34

  “1、2、3、4,起,5、6、7、8,非常好,继续……”近日,走进陕西省铜川市群众艺术馆(简称“铜川市群艺馆”)的舞蹈室,学员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热身,为正式排练做准备。这火热的教学场景,正是铜川“悦享时光”美育课堂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铜川市群艺馆探索推出了“悦享时光”美育课堂,通过汇聚行业精英组建专业师资团队,构建多元化课程矩阵,不断扩大艺术培训覆盖面,让美育课堂成为群众家门口的“艺术充电站”。

  “针对学员的不同基础,开设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的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我们致力于提供更多元化的舞蹈学习选择,让大家的日常舞蹈训练不再局限于广场舞。”铜川市群艺馆文艺一部主任、芭蕾舞蹈班授课老师许娜表示,自去年下半年芭蕾舞蹈班开班以来,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学员从最初的60余人增长至120余人。

  广受群众认可的芭蕾舞蹈课,仅仅是铜川市群艺馆的特色课程之一。目前铜川市群艺馆已经开设20余门艺术课程,涵盖舞蹈、音乐、美术等多个领域。

  “为推动全民艺术普及,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去年上半年,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我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研,充分了解群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铜川市群艺馆馆长井小溪介绍说,根据调研结果,铜川市群艺馆于2024年下半年启动了党员先锋岗美育课堂进基层试点工作,逐步推出了富有特色的艺术课程,为群众提供免费艺术培训。

  在课程设置方面,铜川市群艺馆各部室根据专业优势,结合群众实际需求,打造出层次丰富、种类多样的美育课程矩阵,精准对接群众多样化艺术需求。比如,文艺部推出声乐、舞蹈等表演类课程;美术部开设国画、书法等创作类课程;非遗部则开设剪纸、泥塑等特色课程。其中,芭蕾舞蹈最受群众欢迎。去年11月,铜川市群艺馆入选“中国芭蕾艺术普及推广中心”名单。

  为进一步扩大美育课堂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铜川市群艺馆除了在馆内常态化开展课程外,还将美育课堂延伸至社区、学校、机关单位、企业等场所。近日,铜川新区正阳路街道秦岭社区活动中心墨香阁内,翰墨飘香,十几名社区居民沉浸在书法及国画创作中。“学员上课都非常认真,下课后常有人问我下次课是什么时候。这份期待让我明白,美育课堂走进社区,才算是真正的‘落地生根’。”美育导师、铜川市群艺馆工作人员朱元奇表示。

  “美育课堂开设以来,深受社区居民欢迎。课程不仅提高了居民自身的审美素养,还促进了社区整体文化品位的提升。”铜川市秦岭社区党委书记邢颖说。

  “谁说免费的没有好的,我们合唱团80多人跟着铜川市群艺馆的张老师免费学习,整体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家住阳光社区的居民张军这样评价“美育课堂”,并真心盼着能一直办下去。目前,铜川市群艺馆已经在当地的秦岭社区、阳光社区、华阳社区等7个社区开设了美育课堂。

  美育课堂推出后,铜川市群艺馆始终秉持“免费不代表降低标准”的理念,精心组建高质量师资队伍。馆内的教师团队均具备扎实的专业背景,他们不仅拥有多年教学经验,还持续深耕艺术领域,将前沿理念与精湛技艺融入课程,为学员带来高水准的艺术指导。

  此外,该馆还面向社会遴选了20余名有名望、有资质、德艺双馨的文化志愿者,将他们聘为美育导师,壮大了美育课程师资团队。“馆员+志愿者”的双轨师资团队,为深度开展美育课程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二者优势互补、协同发力,构建起兼具系统性与灵活性、专业性与趣味性的美育课程体系。

  与此同时,为了让更多人能就近享受优质艺术教育资源,铜川市群艺馆创新探索“群艺馆+培训机构”联动模式,通过严格遴选、专业评估,已经为符合资质且意愿强烈的4家培训机构授予“全民美育基地”称号,以公益培训的形式有效拓展群艺馆美育服务的覆盖面。

  铜川市柳公权书法艺术学校被列为“全民美育基地”以来,已经开设了书法、美术两大类课程,教授学员软笔书法、硬笔书法、素描、国画等。铜川市柳公权书法艺术学校校长周扬帆说:“美育基地授牌一个多月来,咨询报名者众多。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4期课程。”

  在铜川,“悦享时光”美育课堂正在让文化艺术培训服务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截至目前,铜川市群艺馆已累计免费培训470余场次、服务1.28万余人次。

  “我们将在目前的基础上,聚焦群众艺术需求,积极探索‘馆校社企联动模式’,开设更多特色课程,推动优质艺术教育资源下沉,构建完善的美育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与新期待。”井小溪表示。(秦毅 陈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