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期待啊,马上就能看到‘表情包扛把子’青铜亚丑钺了。”5月18日,“‘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揭幕,来自海南的王女士告诉中国旅游报社记者,“我期待这个展览很久了,终于可以同时看到鸮尊和亚丑钺,太值了!”
穿过“商”字纹青铜巨门,记者步入以玫瑰红为主色调的展厅,只见文物展柜前已围满观众。展厅内还有多块介绍历史人物的互动屏,观众只需点击屏幕,历史人物便会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的故事,用语诙谐有趣、“网梗”不断,引得不少观众驻足互动、拍照。
首都博物馆策展人高红清告诉记者:“此次展览利用丝线的光影艺术、色彩的碰撞交融、AI活化历史人物的‘梗文化’,全方位、立体化营造商都的空间意向,让观众跨越时空,身临青铜时代。”
“快来看呀,原来青铜器可以这么‘萌’。”记者随着人潮深入展厅,听到有观众感叹,走近后发现原来是两件鸮尊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两件鸮尊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现分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
“据说这是它们出土后时隔50年的首次聚首,能把它们请到这儿来一起‘出差’,真是太好了!”北京市民张颖说。
记者发现,许多文物展柜上设置了3D显示屏,可展示文物的“前世今生”和细节纹理。例如,观众触摸两件鸮尊展柜后的互动屏,便可以查看它们的“体检报告”:通高约?46厘米,整体呈站立鸮形(猫头鹰),双翅并拢、宽尾下垂……
刚看完鸮尊“体检报告”的李先生说:“这样的设计太好了,在屏幕中可以随意旋转角度,方便观众更清晰地观察文物的细节。”
高红清告诉记者:“本次展览共展出338件(套)商代文物,分为‘有册有典’‘青铜高峰’‘居中衍大’‘式范后世’4个部分,从商王世系入手,进而展示殷商时期的生产、生活、社会组织与精神生活,最后展示殷商时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在展厅出口处,记者还发现了展览的“彩蛋”。“彩蛋”以电影《哪吒2》所涉及的道具为线索,展出其文物原型,吸引不少观众对比拍照,乐此不疲。
走出博物馆,阳光下的大运河波光粼粼。这场以文物为媒介的文明对话,不仅让殷商文明“破壁出圈”,更让观众在光影交错中,触摸到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脉搏。(徐欣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