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千年古道 逛百年老街
来源:中国旅游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25.05.23 09:57
  “走在驼铃古道上,青砖黛瓦间流淌着岁月的余温。除了名胜古迹,这里还有很多特色店铺和精品民宿。”近日到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游玩后,来自北京市朝阳区的游客张梓萱对这里念念不忘。
  近年来,石景山区持续推进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在保留古街原有肌理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2024年街区总人流量约600万人次。不久前,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公布,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位居其中。
  保护优先 有机更新
  模式口始于西周,闻名于明清,商贾繁荣,是京都通往塞外的驼铃古道,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道、百年老街”。模式口原名“磨石口”,因历史上盛产磨石而得名,民国时期成为北平第一个使用电灯的村镇,易名为模式口。
  北京石泰集团副总经理张海斌介绍,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过程中始终秉持“文物保护是核心,环境整治是前提,有机更新是遵循,民生改善是重点,业态提升是关键”的核心理念和指导原则。
  “街区没有大拆大建,而是根据不同院落的特点进行微改造。”北京石泰集团模式口项目部部长李旭明介绍,项目坚持规划设计先行,按照“一院一方案”的更新改造方式进行保护性修缮及恢复性修建,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同时,积极探索文物活化利用的实施路径,实现街区有机更新。
  目前,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拥有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市级文保单位2处、区级文保单位及普查登记文物15处。其中,法海寺的明代宫廷壁画绘艺精湛、气势宏伟。街区积极探索“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实施途径,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新建法海寺壁画艺术馆。
  在法海寺壁画艺术馆,近600年前的明代壁画不仅“看得清”,且“有意思”。艺术馆利用近百件全世界博物馆及石窟壁画文物图片,运用高清巨型显示屏、360°立体环绕落地球幕等技术手段,让沉睡的壁画“活起来”。艺术馆市场总监庄瑞颜介绍:“我们还不定期举办文化讲座、壁画绘制体验等活动,开发系列主题文创,带领游客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古道斯存”模式口历史文化民俗陈列馆历史上原为“老爷庙”。陈列馆按照“一院一方案”更新改造方式进行保护性修缮,引入博物馆展陈模式及精品网红咖啡业态。顺着青石阶拾级而上进入院内,脚下是一幅宏伟的铜铸浮雕地图,展示着模式口地形与历史。陈列馆设有法海寺展、京西民俗文化展、模式口展等。
  深化融合 提升业态
  漫步文化街巷、寻味地道美食、邂逅匠心好物、栖居特色民宿……近年来,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引入书店、咖啡馆、文创空间等业态,全力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
  五一假期,街区更显热闹。随着一阵阵掌声,法海寺壁画人物服饰主题巡游和华服走秀惊艳登场,仿佛画中人物“走出”墙面。在2025模式口国潮文化节系列活动现场,非遗展演、沉浸式互动、主题市集等轮番上演,带领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国潮文化的魅力。
  李旭明介绍,近年来,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扎实做好业态提升,把有一定规模的精品文化院落比作“月亮”,充分带动街区商业活力;把临街小型店铺比作“星星”,丰富街区“烟火气”,形成了“众星捧月”之势。
  移步异景、古韵新颜,历史精华在这里不断沉淀。模式口更新改造事业部招商策划部副经理聂瑛介绍,街区已呈现“15景、30院、百余铺”格局,逐渐成为市民休闲、度假、旅游的好去处。街区还精心编排了话剧《骆驼祥子》等沉浸式体验剧目,实现老街业态生活化、体验场景化。
  在“乘之堂”茶空间,游客可点一壶茶,在茶香氤氲中,看云卷云舒,享老街静谧。“我们为往来游客提供休憩、品味、研学、交流的消费场景。”“乘之堂”负责人薛莲介绍:“游客可在此品茶之味、赏器之美。”
  走进朴真寻迹文创店,清苦艾香与宁神薰衣草气息交织萦绕,不少游客正在体验手工编织。“体验项目可以让游客在指尖上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店主李赛楠从天津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经营起这家小店。
  花藤沐雨是一家散发着独特韵味的古街文创精品店,以琳琅满目的精致小物件儿吸引着年轻游客纷至沓来。
  美山51号民宿延续了传统京西四合院建筑格局,前院意式风情与后院的古朴静谧形成鲜明对比。店长说:“这里既有美食又有美宿,客房经常供不应求。”
  不久前,匈牙利葡萄酒和旅游文化体验中心在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揭牌成立,以酒为媒搭建中匈文化交流桥梁,消费者可以在此品鉴匈牙利美酒。
  主客共享 近悦远来
  中午时分,漫步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青砖灰瓦间飘着咖啡香,明代壁画与现代艺术隔空对话,老街坊与游客的笑语此起彼伏。
  “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到国潮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亲身感受到驼铃古道模式口地区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天津游客徐先生说。
  而今,第一过街楼旧址变身为“网红”书店——京西书局;古时驼队休憩的老水井区域,成为居民纳凉、休闲聊天的龙王庙小广场;民国时期的“恒德成布店”,被改造成艺术文化体验空间。“书局以经营书籍、咖啡、文创产品为主。”京西书局工作人员介绍,“很多居民会在下班后来这里享受悠闲的阅读时光。”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在更新改造及修缮改造的每个环节,努力打造百姓满意的幸福街区。”张海斌介绍,街区秉持主客共享理念,通过搭建协作平台“老街坊议事厅”,引导居民积极参与街区治理。同时,丰富体验项目,一站式满足游客多元化体验需求。
  李旭明介绍:“对于模式口这样的老街区来说,在做好环境整治的同时,还要充分保护好这里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充分听取当地居民意见,让更多街坊邻居参与其中,真正做到共建共治共享。”
  为方便游客打卡,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还推出了Citywalk精品文旅线路,其中文化研学之旅最受欢迎,吸引不少亲子家庭和周边学校的中小学生前来参观。
  夜幕降临,站在第二过街楼遗址前,随着青砖墙面上升起一轮圆月,璀璨星空下满载货物的驼队缓缓走过……古老墙面与灯光投影交相辉映,仿佛将人带回千年前的京西古道。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区将不断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活化、利用,统筹考虑原住民、商户、游客等目标人群需求,将民生保障与文化商业等功能结合起来,既保留乡愁记忆,又实现特色发展。(魏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