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加快打造长江文化高地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25.09.23 12:10

  日前,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湖北武汉开幕。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新象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璀璨长江”文博系列展等12场主体活动陆续开展,这是对长江文明的深情回望,更是湖北加快打造长江文化高地的生动实践。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

  近年来,湖北始终高度重视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坚持实体保护与精神传承并重,积极探索建设长江文化遗产保护高地、长江文明溯源研究高地、长江文化传承展示高地、长江文化交流传播高地。

  湖北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处长江之“腰”、得文化之厚,是楚文化的发祥之地,也是长江文明形成的关枢之地。传承长江千年文脉,湖北地位重要、使命特殊。

  “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何丽君介绍,湖北建立起由26个部门(单位)组成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巡视督查;加强古籍抢救保护,编撰《荆楚文库》《湖北出土简牍合集》,建设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创建云梦楚王城国家文物保护示范区;推进活态传承,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保护为文明瑰宝筑起了安全屏障,溯源研究则拨开历史迷雾。湖北近年来持续以考古发掘夯实文明根脉,学堂梁子遗址、屈家岭遗址、石家河遗址等长江文化代表性遗存发掘研究工作的深化,实证了湖北“长江文明重要发源地”的地位。2018年以来,湖北5个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6个项目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总量位居全国第三。

  据介绍,湖北现有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大学文化遗产与智能计算实验室等50多所长江文化研究机构,形成门类齐全、优势互补的研究体系。此外,还组建了长江文化研究院,创办《长江文明论坛》核心期刊,推出了《长江文明通史》等一批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研究成果。

  走进位于湖北十堰丹江口市的南水北调博物馆,只见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展陈工作。展陈负责人江进辉介绍,该馆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列展览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为主题,以中华民族治水兴水文明为主线,策划了“治水传承”“工程建设”“移民安置与文物保护”“守水护水”四大核心展区。

  聚力打造长江文化传承展示高地,湖北制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保护实施方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保护规划》,明确构建“一轴两廊三片四区”的长江文化空间保护格局;同时,把长江博物馆等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工程,作为未来5年全省重大文化工程全力推进。何丽君说:“长江博物馆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屈原文化公园(一期)已建成开放,南水北调博物馆有望于今年10月开馆试运行。”

  据了解,“璀璨长江”文博系列展包括的“简‘读’中国——中国出土简牍展”“东周时期考古成果展”和“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3个重磅展览即将与观众见面。“系列展览全面系统展现长江流域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以重要的实物生动展示长江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灿烂成就,彰显长江文明对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余萍说。

  此外,湖北打造长江文化交流传播高地,持续擦亮长江文化、荆楚文化核心标识,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世界武当太极大会等重大节会,推出“神武峡”“赤黄红”等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举办“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行、长江文明与世界大河文明对话论坛等系列宣传推广活动,讲述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故事。

  湖北省委主要负责人在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上表示,将以此次盛会为契机,携手兄弟省(区、市)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瞿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