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推进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
发布时间:2014.04.01 09:51
  上海浦东推进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力求主体更丰富、活力更迸发。
    一是发挥基金作用。2002年新区创设了“浦东宣传文化基金”,每年投入7000余万元加以扶持;近年来,积极引导、激励“真爱梦想基金会”、“上海回向”等社会性文化基金会参与浦东公共文化建设。
    二是强化“民办公助”。近年来,新区培育、涌现了震旦博物馆、龙美术馆、喜玛拉雅艺术中心等一批颇具影响的民营文化场馆,浦东不断强化对这类设施、组织的运行补贴、活动项目补贴、宣传平台支撑等,为“社会力量办文化”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社会条件。
    三是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十二五”期间,浦东将新建13个大居文化中心及谢稚柳、陈佩秋艺术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面向这类新增文化场馆,积极培育专业社会组织来负责日常运营与业务管理,今年4月第一个建成开放的曹路大居文化中心就将试行“公办民营”新模式。此外,浦东文化馆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打造了“上戏浦东实验剧场”,并引进儿童剧团等专业文化机构,试点推出小剧场话剧、优秀儿童剧等100场演出剧目,面向“上班族”、“学生”等错时提供文化服务,每场推出公益票,提高阵地服务效能。(来源:上海市浦东区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