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美育,人人都能出彩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25.01.17 07:38

  1月5日,午后的申城,阳光正好,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内亦是热火朝天。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周末美育课堂、上海老年艺术大学在内的美育品牌项目的20余个优秀学员团队及特色美育团队第一次一起走上市级展示舞台,汇报上海社会美育最新成果。

  当天的馆内大厅,舞蹈老师现场教授市民跳舞,静安区文化馆的手工皮具、杨浦区文化馆编织课的编织作品、崇明区文化馆的非遗盘扣等一一呈现在市民眼前。美育培训项目优秀老师化身摊主和市民亲密互动。后台化妆间熙熙攘攘,学员或忙着化妆,或抓紧最后的时间再练练手。群众艺术馆星舞台则座无虚席,观众早早到来,手拿拍手器,期盼着演出开始。

  随着时间流淌,一切准备就绪,唱、弹、戏、舞4个艺术门类的20个节目在星舞台轮番上演。跳热了舞台、感染了台下,一时间,台上台下欢呼声一片,绘就了上海城市美育的动人画卷。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也跟着观众的节奏尽情鼓掌,他说:“这是我们首次为全市美育品牌培育的学员和老师提供展示的平台,没想到能看到如此多动人的瞬间,期待今后有更多市民了解、关注、并参与进来。”

  “上班之外,源于热爱。”这是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学员坚持再学习的动力所在。李运臻从2023年至今,已“五刷”夜校评弹课。自18岁开始自学评弹,20年来他时常去看票友演出,向他们请教。如今有了专业院团老师的指导,他更为珍惜这样的机会,“老师教了我很多,比如咬字、气息、转腔、归韵等,还会指出一些平时练习会被忽略的问题”。虽然工作忙碌,李运臻却做到了不落一节课。“有时候上课路上还在电话会议。”他笑着说。这一次,他被选中和青年评弹演员一起登台演出,心里特别自豪。他认为,艺术夜校让自己的兴趣有所见长,让压力有处释放,让生活多姿多彩。“只要夜校继续开评弹课,我就会继续上下去。”他说

  中青年上艺术夜校提升了自身艺术素养,也缓解了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老年人则在老年艺术大学圆了年轻时的梦想。

  叩开上海市群艺馆老年艺术大学时装班的化妆间,时尚气息扑面而来。眼前装扮入时的学员平均年龄有58岁,她们正相互为队员看妆,谈笑间丝毫感受不到临上场前的紧张。67岁的陆丽萍是队里年龄最大的,退休前她是篮球运动员,个子高挑却自觉体态不佳。“自从上了老年艺术大学时装班,感觉整个人的状态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人高挺起来了、精神头更足了。”施春妹与顾瑾君也对老年艺术大学赞不绝口,“从一开始抱着试试的心态,到现在把它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仅气质上来了,穿搭也更有品位。”

  不论什么年龄都能秀出自己的风采,这是上海城市美育给予市民的自信。身着白衬衣、牛仔背心的孩子,舞台上一曲嘻哈风格的舞蹈《舞动童年》又酷又可爱,赢得满堂彩,这是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街舞HipHop班学员带来的精彩演绎。

  “以前看人家跳街舞就很羡慕,感觉好帅气,如今我也能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了。”10岁的孙玥茜是这支队伍里唯一的女孩儿,因为热爱,她学得特别认真。12岁的舒俊斐是第一次学街舞,感觉辛苦也乐在其中,“我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也交到了不少好朋友。”

  2024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老年艺术大学开设68个班,共招收1407名学员;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开设400个点位、1752门课,共有4.1万人次学员;周末美育课堂开设35个点位、153门课,3000多人报名参与……这些美育课程像一颗颗种子,植入这座城市并生根发芽。“有些区已经形成完善的机制,如静安区文化馆白领越剧公益班,新学员经过多期学习,考核后可以进入静安区文化馆青年越剧团,成为特色团队的一员。”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徐皓说,上海城市美育已经形成了从观众到学员,从学员到群文演员,再到专业观众的闭环,这些学员的今天就是艺术夜校零基础班艺术爱好者的未来。(黄艺芹 严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