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開創新時代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 > 地方動態
地方動態
讓延安精神代代相傳 書寫文旅發展優異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並發表重要講話引發陝西業界熱烈反響
發布時間:2022-10-31 11:12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2-10-31
  巍巍寶塔,初心永照﹔紅色血脈,永續傳承。10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專程前往陝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重溫革命戰爭時期黨中央在延安的崢嶸歲月,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宣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奮斗精神,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優異答卷的堅定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留下的殷切囑托,讓陝西當地干部群眾和廣大文旅工作者備受鼓舞。大家紛紛表示,要發揚延安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以實際行動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上來,全力推動黨的二十大重大決策部署在陝西文旅領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奮力書寫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優異答卷。
  銘記革命歷史 講好紅色故事
  10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一行來到楊家嶺革命舊址參觀中共七大會址、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舊居。時隔7年,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講解員黨婕睿再次為習近平總書記講解。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黨婕睿倍感榮幸和激動。
  當天的講解過程中,黨婕睿介紹了中共七大會址和大會召開的相關情況。在前往毛主席舊居時,黨婕睿邊走邊唱地介紹了《東方紅》改編創作過程。
  從1935年到1948年,黨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戰斗了13年,其中有9年是在楊家嶺度過的,黨的七大、延安文藝座談會在楊家嶺召開,延安整風運動、大生產運動是在這裡醞釀和決策的,著名的“窯洞對”也是在這裡進行的。
  一路上,習近平總書記看得十分仔細。他指出,延安革命舊址見證了我們黨在延安時期領導中國革命、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歷程,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每次來都溫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啟示。要管理好、研究好,結合現實講好楊家嶺的故事、講好黨的七大的故事。
  黨婕睿說:“宣教工作者既要有專家的深度,又要有藝術家的素質。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宣教工作者,就要以更高標准嚴格要求自己。我將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講好楊家嶺故事、講好黨的七大的故事,把楊家嶺革命舊址的紅色故事常講常新。”
  “近年來,不論是保護文物,還是講好紅色故事,我們都付出了大量心血。”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主任侯振龍表示,下一步,將把紅色故事帶進課堂,讓更多學生參與講解,把紅色故事傳承好,讓更多人了解黨的發展歷程。
  追憶崢嶸歲月 開啟時代新篇
  距離楊家嶺革命舊址不遠,是濃縮了13年紅色風雲的延安革命紀念館。今年5月18日,延安革命紀念館基本陳列“偉大歷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歷史陳列”獲得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這也是延安市首次榮膺該獎項。
  10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一行來到延安革命紀念館參觀,深情回顧了革命戰爭時期黨中央在延安的崢嶸歲月,並全面論述了延安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意義,對全黨傳承延安精神、解決現實問題提出了明確要求。
  延安革命紀念館黨委書記、館長茆梅芳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深刻闡述了延安精神的時代意義、現實啟示,這既是傳承延安精神這一寶貴財富,也是贏得“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勝利的必然要求。“我們要繼續發揮延安革命紀念館研究、展示、宣傳延安精神的主陣地作用,帶頭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帶頭踐行延安精神,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發揚斗爭精神,腳踏實地、苦干實干,用延安精神戰勝前進道路上和工作中一切困難和挑戰。”
  延安革命紀念館講解員白婷說:“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勉勵,讓我們深受鼓舞。作為一名革命聖地的講解員和新時代紅色宣傳教育工作者,我將堅守初心、勇擔使命,講好延安故事,講好黨的故事,做好延安精神的講述者、傳承者和弘揚者,讓延安精神代代相傳。”
  10月28日,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安排部署全局系統學習宣傳貫徹相關工作。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黨委書記薛耀軍表示:“我們將依托密集分布的革命舊址和類型豐富的博物館,推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與城鄉文化、自然風貌展示相結合,將延安建成守護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家園的示范城市、傳承弘揚延安精神的革命聖地、彰顯紅色文化的中國革命博物館城和助推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重要典范。”
  堅定初心使命 延續紅色基因
  延安中學的前身——陝甘寧邊區中學在戰火硝煙中誕生。這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中學,是在老一輩革命家、教育家、黨和國家領導同志親切關懷和精心培育下成長起來的,具有光榮歷史和優良革命傳統。10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延安中學棗園校區教育史館、餐廳、教室同大家親切交流,希望延安中學堅持用延安精神教書育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弘揚革命傳統,培育時代新人。
  當天,延安中學歷史老師屈梅在高一(2)班上課時,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教室,師生們熱烈鼓掌歡迎。總書記同師生親切交流,問同學們有什麼理想,長大後想做什麼。一位同學說將來想當李時珍那樣的醫生,另一位同學說想考大學藥劑專業,還有一位同學說想學外語、將來當一名外交翻譯。習近平總書記聽了十分高興,稱贊他們人生目標明確,理想高尚。他勉勵同學們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立志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確保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習近平總書記對孩子們的勉勵讓我備受鼓舞,深感責任重大。”屈梅表示,延安是中國革命聖地,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不僅要用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還要用紅色革命文化教育學生。
  “大家快看,總書記來了!”10月26日,在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的高標准山地蘋果示范園,正在採摘蘋果的村民趙永東看到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果園,小跑著迎上前去。“見到總書記,感覺可親了。”南溝村黨支部書記張潤生回憶:“總書記說到了油圐圙、油糕、扁食,還有酸菜、麻湯飯等特色美食,還說剛來插隊時工分掙不過婆姨們,掙不下工分……說的都是咱們正兒八經的陝北話,太親切了!”
  南溝村曾經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前些年,為了改變貧窮落後面貌,高橋鎮依托資源優勢確立了“創建全市文化旅游名鎮”發展目標,並依據南溝村毗鄰延安市區,北接棗園、南連萬花,村內自然植被覆蓋率高等特點,將南溝村列為鄉村旅游發展試點村。經過多年發展,如今的南溝村已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徹底脫貧摘帽。近年來,當地還深入發掘獨具特色的黃土風情文化資源優勢,走出了一條“文化+農業+旅游”的文農旅深度融合促振興的致富之路。
  “這次來延安,看到一派碩果累累的豐收景象,交通條件大為改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目標已經實現,絕對貧困問題解決了,老鄉們過上了好日子,但還要繼續努力往前走,讓生活越來越美好。
  陝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高陽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的重要講話,思想深邃、飽含深情,為全黨上了一堂生動深刻、直抵靈魂的黨課,讓我們備受感動、無比振奮。下一步,全省文旅系統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堅定信仰、信念、信心,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在鞏固前期脫貧成果的基礎上,繼續發展鄉村旅游、推動鄉村振興,做好定點幫扶等重點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任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