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開創新時代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 > 地方動態
地方動態
在文旅戰線上闖新路建新功
——湖南文化和旅游業界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發布時間:2022-11-09 11:27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2-11-09
  連日來,黨的二十大報告在湖南文化和旅游業界引發熱烈反響。從政府工作人員、專家學者到一線導游、講解員,大家備受鼓舞,紛紛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高瞻遠矚、凝聚偉大思想和磅礡力量,下一步,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文旅工作實際,踔厲奮發,在文旅戰線上闖新路、建新功。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召開廳系統領導干部大會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會議要求,要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擺在當前最重要位置,要原原本本地學、原汁原味地學,既要整體把握、系統思考,又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建設文化強省和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結合起來,確保落地落實。要充分結合自身的工作職能,積極組織專家學者進行闡釋解答,注重深入解讀內涵、精准把握外延。要立足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出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文旅特色突出的研究成果。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藍圖,為實現湖南文旅高質量發展明確了新坐標、注入了新動力、提供了新支撐。”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愛武表示,湖南將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以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高品質生活需求為根本目的,切實增強做好新時期湖南文旅工作的方向感、方位感、使命感和緊迫感,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推進文化鑄魂、發揮文化賦能作用,推進旅游為民、發揮旅游帶動作用,加快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推動全省文旅事業再上新台階,奮力開創湖南文旅高質量發展新紀元。
  “黨的二十大報告為做好新時代文旅工作提供了遵循。”黨的二十大代表、永州市委書記朱洪武表示,永州將充分挖掘好利用好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發揮陶鑄紀念館等紅色場館在傳承紅色基因中的獨特作用,打響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旅活動周等品牌,提升摩崖石刻、女書文化、稻作文化等知名度,讓歷史文化遺產守得住、活起來。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對文化和旅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黨的二十大代表、保靖縣委書記楊志慧說,保靖縣將充分挖掘紅色故事,打造一批黨史學習教育基地、紅色名村﹔推進旅游和非遺融合發展,將保靖黃金茶手工炒茶、竹編、苗繡等非遺與景區業態融合,建設非遺工坊,開發研學旅游線路,讓更多人了解湖湘文化。
  “全面推進革命老區‘紅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是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湖南師范大學教授許春曉說,今後將更好地把理論創新和實際應用相結合,做好革命老區“紅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研究,全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鳳凰旅投開發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順心介紹,公司組織全體員工認真學習了黨的二十大報告。大家一致認為,一定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做好,把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相關培訓工作做好,積極推進鄉村產業建設和鄉村治理,做強鄉村旅游品牌,助推鄉村振興。
  “黨的二十大報告振奮人心,公司全體黨員干部備受鼓舞。”長沙市旅行社協會會長、湖南海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長蔣燕妮說,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後,大家更加堅定了繼續為湖南文旅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的信心決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我們深感責任重大。”長沙市導游協會副會長伍欣表示,這要求文旅人設計出更符合人民需求、更符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的文旅產品﹔要求文旅行業要適應新的時代變化,積極舉辦各類文旅活動,增強人民文化自信、推動綠色發展。
  “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館長陳海霞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作為陳列館的工作人員,下一步,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講述好紅色故事,傳播好紅色文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賦予了文旅工作者更大的責任和使命。”中共韶山特別支部歷史陳列館副館長毛敏說,作為一名從事紅色文化宣傳的工作者、一名新時代青年黨員,要與時代同行,用心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傳遞令人奮進的精神力量,為推進紅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國家這10年變化非常大。中國共產黨實實在在地引領人民朝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向不斷前進。”湖南華天國旅英文導游、國際領隊胡石山說。作為一名旅游人的他,也一直在堅持奮斗,從歐洲旅游轉戰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研學旅游,他不斷摸索學習、積累經驗。他說,通過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更加堅定了對旅游業美好前景的信心,將練好內功,為旅游業復蘇作出更大貢獻。(高慧 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