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大眾旅游和現代旅游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旅游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產業鏈條不斷延展、綜合帶動作用日漸明顯,已成為鄉村振興的全新動能。
連日來,從“兩山”理念發源地浙江余村到廣西萬畝龍脊梯田的田間地頭,從黔貴大地的古韻民宿到河南雲台山腳下的旅游名鎮,鄉村旅游從業者持續關注黨的二十大相關報道,目光為之牽引,思緒因之沸騰。大家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滿懷信心,展望未來,團結奮斗的意志更加堅定。
群山環翠,竹海綿綿,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村民享受到了發展鄉村旅游帶來的紅利。余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是這裡從“賣石頭”到“賣風景”美麗蝶變的見證者,回顧十年非凡歷程,他動情地說:“過去十年,余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的路子,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這裡山清水秀、游人如織,鄉親們的笑容越來越燦爛。去年經過文化和旅游部推薦,余村還入選了‘世界最佳旅游鄉村’,大家發展鄉村旅游的信念更加篤定。”汪玉成表示,“目前,余村正在聯合周邊的4個村子開展黨建聯建,分享‘點綠成金’的經驗,共享客流,更好發揮旅游帶動作用。下一步,余村將努力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化為工作干勁,扛起領頭雁責任,聯動周邊村和鄉鎮共建余村大景區,一起奔向共同富裕。”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對全國億萬農民期盼的最大回應。”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龍勝縣龍脊鎮大寨村黨支部書記余瓊通對這些年來鄉村旅游的發展深有感觸,“十年來,大寨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這裡以傳統農耕為主,老百姓面朝黃土背朝天﹔現在,我們靠著獨特的梯田景觀和民族文化,發展起了鄉村旅游,村民們紛紛開起了旅游民宿和農家樂,吃上了‘旅游飯’,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紅火。”
余瓊通介紹,大寨村境內的龍脊梯田有長達2300多年的耕種歷史,被譽為“世界梯田原鄉”。近年來,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大寨村開發梯田旅游,取得了積極成效。“邁上新征程,我們全村黨員和群眾將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大寨村的特色文旅資源和生態優勢,擼起袖子加油干,通過發展鄉村旅游保護傳承好農耕文化和民族文化,將綠水青山更好地轉化為金山銀山,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把大寨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鄉村振興典范。”
背靠青山,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雲台山鎮的多個村發展起了旅游業。連日來,修武縣委常委、雲台山鎮黨委書記趙保霖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並緊密結合實際細化目標任務,推動實化工作舉措。他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讓我深受鼓舞。下一步,雲台山鎮將把黨的二十大各項部署要求落到實處,圍繞推動旅游業提質增效、推動集體經濟做大做強再發力、求突破、爭先進。同時,優化旅游產品供給,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深化融合發展,在保護好生態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中藥材、高山農業等山區資源稟賦,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完善村民和村集體參與機制,讓村民、村集體深度融入產業鏈、價值鏈、利益鏈,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征程上,奮力書寫新時代的山鄉巨變。”
作為一名返鄉創業從事鄉村旅游的共產黨員,貴州省水東鄉舍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虹池反復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戰略部署。他表示:“報告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讓我深受啟發。實踐中,要以鄉村旅游為載體,堅持水東鄉舍‘閑置房改經營房、自留地改體驗地、老百姓改服務員,保青山留鄉愁’的‘三改一留’開發模式,以及‘市民投資閑置房改造佔60%分紅,農民閑置房入股佔20%分紅,公司負責經營管理佔20%分紅’的‘622’收入分配模式,吸引更多人共建宜居宜業的鄉村家園﹔優化‘村村’APP智慧旅游平台功能,提升智慧鄉村的便捷性和體驗感,打造水東鄉舍‘農村五治’新鄉村試點集群。下一步,我們將鉚足干勁,聯合更多鄉村旅游經營主體,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帶動更多農民實現共同富裕。”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烏爾禾鎮,一步一景一畫卷,鄉村旅游味正濃。該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土布新激動地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這讓我對鄉村發展充滿信心。近年來,烏爾禾鎮建成了集旅游民宿、民俗文化、休閑農業、特色養殖等於一體的‘西部烏鎮’,全鎮變成了大景區。政府統一推進特色民宿打造,如今鎮上共有旅游接待床位約8000張,近年來,農牧民年均純收入達3萬多元。通過鄉村旅游這把金鑰匙,大家開啟了鄉村振興的致富門。今後,我們將繼續擦亮‘西部烏鎮’品牌,打造特色項目、提升服務能力,讓更多游客走進烏爾禾、愛上烏爾禾。”
“這十年,鄉村民宿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在脫貧攻堅、城鄉融合、文旅融合、鄉村振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會長張曉軍認為,鄉村民宿連城鄉、促融合,既有效盤活了鄉村的閑置資產,讓鄉村成為城市居民的“詩和遠方”,又喚醒了鄉村沉睡的傳統文化資源,讓游客在鄉村田園之中,沉浸式體驗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成果。
“下一步,協會將組織全國民宿行業會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通過召開全國民宿大會、全國民宿社團聯席會議,舉辦全國民宿設計大賽、全國民宿管家職業技能大賽,開展店長管家培訓、行業研究等方式,促進全國鄉村民宿行業高質量發展,發揮好‘小民宿,大市場、大產業、大聯動’作用,賦能文旅融合,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展現鄉村民宿新擔當。”張曉軍表示。
江山壯麗,前程遠大,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引領下,全國鄉村旅游從業者將奮力建設“村美、人美、情美”的新鄉村,一幅幅火熱生動的鄉村旅游畫卷正在徐徐鋪展開來。(郭子騰 王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