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各地活動
各地活動
天津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活動豐富多彩
發布時間:2020-06-19 10:49 來源: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0-06-19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下簡稱“遺產日”),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的要求,圍繞“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的年度活動主題,以傳統體育、傳統醫藥和餐飲類非遺項目為重點,結合天津地方特色,策劃舉辦豐富多彩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普及非遺知識,宣傳健康生活理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本次主場活動由天津市非遺保護中心承辦,分別於6月5日、6月13日、6月15日、6月21日,通過“天津非遺”微信公眾平台和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同步推送,包括:“天人合一”中華傳統醫藥文化專題展、“承古立新”天津傳統醫藥項目技藝展、“仁者愛人”天津市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對話、“蒙以養正”非遺健康微視頻展播、“不時不食”臻享非遺味道、“本草作用”生長的壁紙等,將是一次令人期待的文化視覺精品盛會。
  期間,對達仁堂清宮壽桃丸傳統制作技藝、隆順榕衛藥制作技藝、宏仁堂紫雪散傳統制作技藝等傳統中藥制藥技藝在騰訊和在藝平台進行現場直播。
  同時,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指導下,以京東為平台,搭建線上“天津非遺購物節”專區,並通過直播帶貨、聯名款首發等形式,對我市國家級、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進行推介、銷售,推動非遺更好融入當代生活,讓人民群眾在非遺購物體驗中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共享非遺保護成果。
  本次活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彰顯中醫藥對於抗擊疫情、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要作用。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遭遇戰、阻擊戰中,中醫藥發揮了關鍵的作用。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專家學者衛生健康專題座談會時指出,“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歷史上,深得水陸交通之利的天津是我國中成藥生產的發祥地之一,本次活動通過文獻史料和技藝展示的專題推送,讓人民了解中華傳統醫藥文化所蘊含的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等思想體系。通過與傳統中藥項目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對話,詳解技藝細節和創新過程,揭示傳統中藥在對抗疫情和臨床實踐中體現出的適應性和獨特優勢。
  二是加強關注和挖掘有潛力的區級項目,培育“潛力股”。本次活動突破了以往各種展示活動中以國家級和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思路,更為關注了一些具有發展潛力的區級項目。在我市非遺三級名錄體系中,區級項目有近500項,存在著宣傳力度不夠、展示平台不足等問題,導致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受限。活動在“臻享非遺味道”板塊著力挖掘了區級飲食項目的工藝特點、品牌歷史、傳承人的匠藝精神,推介了門店銷售時間和位置。希望通過宣傳,使這些非遺項目能成為新的“網紅食品”,成為游客心目中的旅游打卡地,真正地走進當代、走進生活。
  三是項目貼近生活,引導健康理念。本次活動安排了合真傳統制香技藝、葉氏骨傷療法和太祖長拳的非遺傳承人錄制的藥香香包制作、健身操和脊柱護理短視頻,契合人們對健康問題的關注、對健康習慣養成的認識。觀眾可以跟著傳承人動起來、練起來,增強本次遺產日活動的參與感和獲得感。
  另外,今年遺產日除非遺主場活動外,各區也重點圍繞今年活動主題,聚焦傳統體育、傳統醫藥和餐飲類非遺項目,推出近40項線上和線下的系列活動,在遺產日期間漸次展開。
  市文化和旅游局將通過微信平台和官方合作平台進行推送報道,各區的網絡平台同步推送和鏈接相關內容,本次活動將持續至本月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