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各地活動
各地活動
非遺伴您“逛京城,游京郊”
暨京城非遺老字號購物節活動正式啟動
發布時間:2020-06-19 10:53 來源:文旅北京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文旅北京 2020-06-19

  2020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6月12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聯合市商務局共同舉辦我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非遺伴您“逛京城,游京郊”暨京城非遺老字號購物節啟動儀式。本著安全有序的原則,即日起至端午節期間,全市將舉辦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動。

  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副司長、東城區副區長胡雁,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冬,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龐微,北京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丁劍華,北京市大興區副區長楊彥光等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的主題是“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舉辦此次活動是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應時、應需之舉,旨在充分挖掘非遺項目在促進人民大眾身心健康方面的獨特優勢,加快探索非遺促消費、展形象、樹品牌、傳技藝的市場化保護新途徑,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倡導廣大市民用好優秀傳統文化,強身健體、怡情養志、科學防疫,過文明健康的生活,共同傳承文化瑰寶,守護自然之家。

  興旅游,以文塑旅彰顯非遺魅力 

  本次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及端午節期間,全市各區均有針對性地推出了“非遺+旅游”線路,初步統計有各類線路及活動百余項。廣大市民朋友可以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同時有序到戶外感受“非遺+旅游”的獨特魅力。例如,在中軸線,市民可徜徉在街巷胡同間,在老城尋蹤打卡非遺商家門店,集蓋同款特色印章,享品牌商戶獨家折扣﹔在城南,市民可到蓮花池、盧溝橋等地追溯北京城的印記,再到小吃城領略傳統美食的魅力﹔在京西,市民可走古道、訪古剎,探尋西山永定河間的古村山韻﹔在北郊,市民可游原始森林、住傳統民宿,在長城腳下包粽子、做香囊,體驗端午民俗﹔在副中心,市民可品通州三寶、賞花絲技藝、參觀漕運古鎮,臨風面水感受流動的大運河文化,鳥語蟬鳴盡覽初夏的旖旎風光。

 

啟動儀式現場

  非遺與旅游的深度融合,將充分發揮非遺資源對於旅游行業的促進作用,讓廣大市民在暢游北京中感受非遺魅力,在非遺體驗中享受文化成果,在非遺傳承中守護精神家園。

 

延慶區石峽村推薦村文旅資源

  促消費,京城非遺裝點健康生活 

  4月起,市文旅局已聯合京東等網絡電商平台,組織非遺老字號開展了復工復產促消費活動。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受到廣大市民及消費者的歡迎。截至5月底,參與活動非遺老字號京東平台訂單成交總額4300余萬元,粉絲增長9萬余人次。本月,將圍繞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及端午節等主題,以普及非遺知識和健康生活理念為重點,進一步助力非遺老字號店鋪及傳承人經營發展,更廣泛便捷安全地融入群眾現代生活。

  一是新品獨家首發,展銷亮點頻出。6月13日當天,將在京東平台上線“京城非遺老字號新品發售專區”,參與活動的非遺老字號將結合端午時令節氣及健康主題,集中發布新品,從“吃、住、用”等方面推出“名人同款”“時尚清單”“居家必備”“良心推薦”四大展銷亮點。如內聯升將推出故宮步步錦手工千層底女布鞋,以老手藝及天然材料打造舒適、透氣、吸汗、養腳的產品,倡導現代社會健康生活、綠色生活﹔紅星將打造“酷炫”產品形象,推出酒體更為潤、柔、順,更適宜年輕消費者飲用的蘇扁40度酒﹔月盛齋將推出秘制鮮美、多種珍貴香料藥材融於一鍋的熏牛小腿,等等,用老工藝助力現代社會健康生活,用新產品對接市民更高品質生活需求。

  二是直播助力宣傳,共享文化價值。6月5日至12日,16家非遺老字號每天下午兩點到四點在京東平台進行專場直播,通過新媒體講述老字號新故事﹔6月13日,參與活動的老字號將全體參加直播,共慶“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同時,13日晚八點到十一點,將主推吳裕泰、張一元、紅星三家非遺老字號參與“爸爸的酒”“爺爺的茶”快手專場直播,知名主播同步參與線下探店、線上直播帶貨,預計將有億萬級流量支持。端午節前後,還將有多家非遺項目結合節氣主題開展線上宣傳,例如:藥香制作技藝項目將進行網絡直播,講端午避瘟、品藥香文化,該項目在抗擊疫情期間發揮了積極作用,曾向湖北地區捐贈防疫藥香。

  三是打通消費渠道,活動線下延伸。為配合此次活動,市文旅局還聯合中國銀行北京分行,推出辦理“北京非遺聯名借記卡”享優惠活動。辦理非遺聯名卡的消費者在實體商鋪購買參與本次活動的非遺老字號產品,即可享受專屬折扣優惠。

 

參加啟動儀式的北京非遺老字號

  建機制,打造非遺保護北京樣本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既是全社會關注、保護、分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也是推動非遺保護工作的良好契機。2019年6月1日,《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正式實施,本月即為《條例》實施一周年之際。一年來,北京非遺保護工作有法可依,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局面,市文旅局也積極開展相關配套措施研究制定工作,探索全市非遺保護的長效機制。

  2020年4月,《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正式發布。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非遺保護工作被納入該規劃。在未來的十五年內,全市將著力完善多層次非遺名錄體系,規范項目認定和管理制度,強化保護傳承效果評估﹔聚焦傳承人梯隊建設,完善名家師承、青年傳承、娃娃繼承的非遺代際傳承發展機制﹔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促進非遺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努力構建非遺保護傳承的“北京樣本”。

  近期,市文旅局還將與市委宣傳部、市財政局聯合出台《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程實施方案》,該文件對我市“十四五”期間非遺保護工作做出了專項規劃部署,從傳承人群梯隊培養、品牌活動打造、分類保護機制構建等方面,全方位、多層次助推非遺項目的傳承與保護,進一步提升全市非遺保護傳承水平。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每一位非遺傳承人、每一位傳統文化愛好者的節日,更是廣大人民群眾感受傳統文化,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深入游覽與體驗祖國大好河山的節日。市文化和旅游局在活動現場發出倡議,在疫情防控不鬆懈的同時,希望各有關單位、非遺傳承人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積極參與本次活動,傳承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希望廣大市民積極參與線上線下體驗,文明旅游、安全旅游,在活動中發現京城文化之美、體驗現代生活之美,感受傳統文化中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希望新聞媒體積極對活動進行廣泛宣傳報道,共同營造全社會參與、關注、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濃厚氛圍,講好北京故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

  北京市各區特色活動匯總 

  北京市各區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至端午節期間將有序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百余項讓群眾感受優秀傳統文化與自然的魅力。 

  東城區:推出“非遺浸染歲月,健康結伴生活”主題活動,北京市首個冬奧主題非遺展銷館“非遺遇上冰雪”作品推介,首個“非遺傳播孵化園”合作協議簽約。線下景泰藍、雕漆、玉雕、同仁堂中醫藥文化參觀體驗。前門非遺文博手繪打卡地圖V1.0帶您打卡前門42家品牌商戶,一圖在手,探尋文化,暢游前門。

  西城區:推出“智慧非遺——傳承先輩智慧﹒引領健康生活”“非遺MARK西城”活動,宣傳展示非遺資源,邀請電視節目主持人、非遺項目傳承人利用直播等形式4小時漫游西城,四條線路、十一個老字號領略西城非遺精髓。

  朝陽區:以“雲”游線上直播的方式,帶領大家體驗制作香囊(東岳廟現場制作香囊)、學習中醫藥、感受中國“武”文化等,使更多年輕人群關注和喜愛非遺,感受朝陽傳統文化底蘊。

  海澱區:海澱公園現場上演非遺武術項目,從每個武術項目中挑選適合大眾的養生動作編成養生操,豐富廣大群眾健身方式。舉辦傳統中醫、傳統武術展映周,全民非遺內容趣味問答。線上參觀皇家菜博物館,探尋海澱非遺飲食歷史文化。

  豐台區:挑選太極拳、查拳、五行通臂拳、劈挂拳、八閃翻傳統武術項目線上直播講解,在線舉辦非遺中醫養生講座,進行舒筋通絡手法展示。推出兩條非遺特色線路:蓮花池——遼金城垣博物館-萬豐小吃城﹔盧溝橋-盧溝曉月-宛平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園博園。

  石景山區:在區文化中心劇場進行線上線下活動,展示太平鼓、花棍、空竹、避疫香囊、聚慶齋糕點制作等,石景山“民間文學”百塊有聲展板流動展覽。旅游線路推薦區非遺“八大處傳說”的誕生地八大處公園,禪林文化和人文景觀相映成輝,三山、八剎、十二景聞遐邇。

  門頭溝區:“MTGO非遺盛典——門頭溝非遺直播”,線上發起門頭溝非遺產品、非遺文創產品、旅游景點、民宿等好物評選活動並通過直播帶貨銷售。推薦三條非遺路線:古村山韻之旅、古道之旅、古寺之旅,宣傳靈水秋粥節、燕歌戲、谷山村糧倉宴、京西古道馬幫宴、潭柘寺傳說等非遺項目。

  房山區:在房山文化活動中心廣場現場展示葫蘆烙畫、剪紙、風車、老北京炸醬、道口燒雞、菊花白酒、古法制香、蘇造肉等傳統項目。線下推薦八條非遺路線:雲居寺之旅、大石窩之旅、潭柘寺之旅、聖蓮山之旅、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之旅、周口店猿人遺址之旅、傳統村落南窖村之旅、十渡之旅。

  通州區:組織開展2020“魅力非遺﹒走進健康生活”主題講座,圍繞非遺代表性項目進行宣傳。線上舉辦2020年大運河傳統文化展,真實反映運河沿線的非遺文化、歷史人文和民俗民風。推薦三條非遺旅游線路。

  順義區:組織開展非遺項目線上宣傳展示活動、太極拳教學活動,方便群眾居家鍛煉。線下推薦奧林匹克水上公園,順義紅色旅游景點焦庄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和北京漢石橋濕地之旅。

  昌平區:在文化廣場組織開展非遺宣傳活動,後牛坊村花鈸大鼓、漆園村龍鼓、澗頭村高蹺、獻陵村五虎棍、陽坊村五虎棍現場展示表演。通過“愛上昌平”網絡平台,開展線上非遺項目和非遺抗疫優秀事跡圖文展覽。

  大興區:宣傳非遺相關法律知識,推廣非遺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贈送非遺書籍。線下推薦兩條非遺路線,體驗老宋瓜園西瓜採摘、錫林塔拉蒙古風情園、古琴基地和南路燒(方庄酒廠)。

  平谷區:網絡平台視頻直播太極大杆、岳氏連拳、楊氏太極拳、小鍋餑餑、缸爐糕點制作技藝、馬昌營毛官營武家豆片制作技藝等。線下推薦尋古探幽之旅,了解上宅文化、黑水灣古城堡北牆和將軍關長城等文化資源。

  懷柔區:以滿族民俗實景舞台劇為核心,以非遺體驗、生態旅游、紅色教育為依托,開展“2020滿族文化節北京﹒懷柔”活動。線上直播懷柔區滿族原創舞台劇《二魁摔跤》。線下體驗北京傳統小吃果脯制作,推薦“滿鄉風情”——傳統民俗文化之旅。

  密雲區:組織開展“多彩非遺 健康相伴——密雲區2020年慶祝‘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利用網絡平台宣傳展示形意拳、庄禾屯武術等非遺項目。推薦密雲區雲蒙山風景區非遺之旅,邀請市民體驗密雲三燒和玲瓏枕制作技藝。

  延慶區:舉辦以“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為主題的非遺展,展示堆繡、毛猴、面塑、剪紙等手工作品。推薦游覽岔道古城、永寧古城、柳溝古城和石峽古堡,參觀永寧縉山書院遺址、和平街三義廟,逛集市賞花會,樂購悅游工坊,體驗傳統手工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