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新聞聚焦
新聞聚焦
美好非遺在“雲端”綻放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精彩紛呈
發布時間:2020-06-15 11:06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0-06-15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後,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全國各地緊緊圍繞“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主題,通過因地制宜線下線上結合的宣傳展示與“非遺購物節”等,為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傳承以非遺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了濃厚氛圍。
  【上海】
  “我的夢想成真了!” 一名中美混血的小男孩臉上畫著孫悟空的臉譜,手持金箍棒,一邊做著小猴子的經典動作,一邊興奮叫喊……這是上海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示的重要節目之一、上海京劇院“‘大聖’說京劇、話非遺”主題直播節目中的一幕。該節目以小男孩夢境展開,他在夢中邂逅孫悟空和一眾小猴,轉眼間又到了上海京劇傳習館,跟著上海京劇代表性傳承人嚴慶谷一路探秘悟空戲。節目中,上海京劇代表性傳承人嚴慶谷還科普了著名京劇大師鄭法祥獨創的“登雲步”“踏雲步” “二拳三掌”等獨樹一幟的表演程式,獲得了線上線下觀眾的點贊叫好。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上海非遺購物節”與依托“文化上海雲”展開的“雲上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在滬上“雙星並耀”。其中,“上海非遺購物節”集結近300家網店參與,呈現上萬款非遺主題產品﹔“文化上海雲”則囊括600余項資源,通過“我與非遺面對面”“專家帶你賞文物”“跟著非遺游上海”“建筑可閱讀”“影像上海﹒文化傳承”“非遺購物節”等頻道,以“雲展、雲演、雲講、雲售、雲游”等多種方對上海市內非遺和文物展開大盤點。截至6月13日下午,“文化上海雲”總訪問人次7911943,總點贊量10362次、總轉發量477967次、在線內容數567個﹔抖音平台累計上傳短視頻400多條,總閱讀量超2.1億次,點贊數近3000萬。平台還聯合滬上多家文藝院團及各區文旅局、高校等開展直播,總計傳播量突破200萬次,直播觀看總人數超過10萬人次。
  【福建】
  “今天現場帶來的有畬家草袋烏飯、烏飯粽子等,這不僅是畬族美味,也是畬族群眾勤勞、勇敢和智慧的結晶……”6月13日,在位於福州的福建省非遺博覽苑內,福建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如火如荼進行。以閩東畬族烏飯制作技藝傳承人的現場“秀技”為代表,近百名非遺傳承人帶來了40多項非遺技藝。不僅吸引了游客駐足,還在多家直播平台上圈粉。而當天在福建博物院同步舉行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福建主場活動啟動儀式上,閩西紅色文化系列微視頻、集體誦讀《〈福州古厝〉序》節選等活動也吸引了許多現場觀眾和廣大網友的關注。
  據了解,從6月4日至20日,福建全省共將組織220場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尤其是首屆“福建非遺購物節”,更是匯聚了全省161個非遺項目、3803類非遺產品,共有449家非遺商鋪和企業上線全國23家電商平台。
  【湖北】
  湖北省的“雲游非遺﹒影像展”集中介紹當地部分傳統體育類、傳統餐飲類、傳統醫藥類等22個非遺重點項目,展示抗疫中的湖北非遺力量。而在首屆“荊楚非遺購物節”上,湖北139個非遺項目在多家電商平台共開設201家店鋪,2000余種非遺產品線上出售。如:淘寶開辟了“物乘黃鶴來”湖北非遺專場,京東、拼多多開設了“湖北非遺館”。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漢的“雲游非遺﹒影像展”暨“首屆荊楚非遺購物節”啟動儀式上,方艙醫院裡的八段錦、抗疫路上的40萬個“四季美”湯包、葉開泰醫藥、棗陽粗布、長盛川青磚茶、大冶刺繡6個非遺項目參與抗疫的故事作為特別節目播出,贏得網友好評。
  【河南】
  6月13日,虎虎生威的少林功夫、太極拳,輕快明亮的曲藝說唱、河南墜子,氣場十足的歌舞、鑼鼓……河南省非遺展演展示系列活動在焦作雲台山上舉辦,現場的精彩表演贏得了觀眾陣陣掌聲。
  據了解,河南全省推出了328項線上線下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今年的活動以網絡平台為主,線上線下的“非遺購物節”成為一大亮點。其中,線上活動主要包括直播推介、電商平台推介。此前6月6日至7日,河南已推出18個非遺項目上線“非遺購物節”直播帶貨活動,吸引55萬余人次的圍觀購買。而在電商平台推介方面,據了解,河南已有128個非遺項目自行入駐各大網購平台。線下的非遺展銷活動現場同樣火爆。除了面塑、風箏制作技藝、花生糕制作技藝等16個非遺項目展示外,還有洛寧竹編、段氏傳統布鞋等10個非遺扶貧工坊的“特別出品”,也吸引不少現場觀眾購買。
  【湖南】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湖南主會場活動特意選在了永州市江永縣的勾藍瑤寨。
  活動為“湖南非遺購物節”網紅直播帶貨大賽前十強頒獎。作為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湖南省的重要活動之一,5月19日至6月7日舉辦的“湖南非遺購物節”網紅直播帶貨大賽,共吸引252位網絡主播參與直播帶貨,涉及超過200個非遺項目、300款非遺相關產品,總成交額超過280萬元。活動現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還啟動湖南文物保護利用創新發展百佳案例推介活動,並與永州市簽訂《共同推進勾藍瑤寨文物保護和旅游發展框架協議》。江永縣還向游客發放了旅游體驗券,並推出了“樂見勾藍一日游”等非遺體驗項目和精品旅游線路。
  【吉林】
  在“吉林非遺購物節”上,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積極同主流電商對接,為非遺企業、傳承人搭建合作平台。對短期內尚不具備進駐各大銷售平台的非遺項目,則通過“吉尚雲”線上銷售平台免費為傳承人開辦網店。截至目前,吉林省上線店鋪總數已達113個,上線銷售非遺產品種類達445種,涵蓋77個非遺項目,84位非遺傳承人,52個非遺項目保護單位。
  6月13日,吉林省首屆非遺武林大會在吉林市舉行。活動集合省內多個武術類非遺項目,在線上實況直播中,精彩的對打盤龍棍、大鏟對槍、棍進槍、單刀配春秋、單刀對槍等傳統武術器械對練表演逐一亮相。12個傳統武術類非遺項目、88位傳承人為觀眾帶來了不同的視覺體驗。當日,吉林省博物院還通過在線直播,在介紹院藏珍貴文物之余,為觀眾講解了如查干淖爾冬捕等多個吉林非遺民俗。
  【陝西】
  “我們的羌族刺繡產品有多種多樣,有裝裱畫、時裝包等。端午節就快到了,我們新近開發的眾多羌繡香包,裡面裝有中藥材,賣得非常火。我們就是把非遺融入生活中,讓更多的人來了解非遺,讓非遺在傳承中創新發展……”這是來自漢中寧強的羌繡技藝傳承人王小琴在位於安康的“陝西省非遺購物節”主場活動上與游客的交流。 除了羌族刺繡,現場還匯聚了來自陝西10個地市53家非遺相關企業、單位的170種產品,包括漢陰炕炕饃、白河肉糕、鎮安刺繡、洛南老李手工挂面、紫陽毛尖、鎮坪臘肉等。不少人通過電商平台,以實惠的價格把心儀的非遺產品買回家。
  不僅是“陝西省非遺購物節”,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陝西省還舉行了“非遺戰疫”專場網絡文藝演出、“非遺戰疫”主題展覽等活動,亮點頻現,為三秦父老奉上了豐盛的文化大餐。
  【山西】
  6月13日,山西太原小窯頭非遺文旅小鎮,山西省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的主會場活動在此拉開帷幕。順著古朴的小路延伸開,小鎮的每一個傳統院落都是一項非遺項目的展示空間,傳統美術刻瓷、傳統手工漆器、古法手斫古琴技藝、板筆書畫藝術等工作室,參觀者駐足在每個項目的文字介紹旁,時不時與院內的傳承人交流。此外,主會場還舉辦了游學推介、山西非遺知識科普等活動。
  而在線上,山西省內非遺企業、單位及傳承人在多家電商平台共開設店鋪177家,已累計上線87個種類、2251件非遺產品﹔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上線29家,涉及國家級貧困縣13個,為助力脫貧攻堅發揮了推動作用。
  (統籌:馬逸珂 採寫:黃藝芹 黃國勇 王永娟 張瑩瑩 張玲 費菲 秦毅 楊淵 郭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