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遺產日前後,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商務部流通發展司、電子商務司,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的支持下,阿裡巴巴、京東、蘇寧、拼多多、美團、快手、東家等網絡平台聯合舉辦“非遺購物節”﹔非遺相關單位、企業和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也同期在各網絡平台開展銷售活動。
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北廣電信息網絡集團主辦的“河北非遺購物節”將同期進行。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制訂了《2020年河北“非遺購物節”實施方案》,其中提出,河北購物節共包括線上活動、線下活動兩種模式。線上電商平台包括淘寶、京東、拼多多、東家手藝人和河北省自主合作的河北廣電信息網絡集團旗下——廣電優品商城平台。河北共有354家店鋪進駐各電商平台參加“6﹒13”促銷活動,涉及非遺項目212項,為289名傳承人提供產品展銷服務,上線非遺產品3800余種。其中,全省17家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全部上線參與活動,提供產品共260余種﹔全省46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參與“非遺購物節”活動,覆蓋率100%。線下模式按照“非遺助力扶貧、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推動非遺走進社區、體驗非遺就在身邊”的整體工作思路,以河北省內100家廣電網絡營業廳、原村土布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文化扶貧產業園)、唐山宴非遺美食網紅打卡地、石家庄萬科地產社區、河北省非遺保護中心展覽館為全省的5個銷售網點,聯合營造河北“非遺購物節”濃厚氛圍。
本次河北“非遺購物節”的主題是“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購物節期間,像土布紡織品、非遺老字號美食、傳統刺繡、陶瓷用品等很多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綠色環保的非遺產品將紛紛亮相,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及精神文化需求。
優勢互補 強強聯合
河北廣電信息網絡集團作為河北省聯合主辦單位,提供優勢資源,積極組織參與,在多方面為“非遺購物節”的順利開展提供條件。一是線上充分合作。河北廣電信息網絡集團“廣電優品”商城專門開設“手工非遺”專區,共計洽談、引入非遺產品百余種。為更好地打造本次“非遺購物節”,“廣電優品”商城特開通“綠色通道”,免除非遺傳承人及企業一切入駐費用,並積極為沒有線上銷售經驗的非遺傳承人提供幫助,協助其產品順利上線。二是充分讓利於顧客。通過與邢台“古順”酒廠、承德陳家熏雞等多家非遺企業協商,商城在活動期間推出多款讓利秒殺、團購產品,讓非遺產品真正以最低的價格走進顧客的生活。三是多維營銷推廣。利用生活必需品、網紅爆品等“吸睛”產品為非遺產品導流,探索將非遺產品與市場相融合的新方法。四是線下門店展示銷售。河北廣電信息網絡集團在全省選取100家優勢位置營業廳進行統一視覺布置,同時,免費提供銷售場地及其他必要設施,積極爭取非遺傳承人進店銷售,形成辦理業務-觀賞非遺-線下消費的新模式,實現“一店一品”,群眾可以就近參與,體驗就在家旁邊的非遺。“非遺購物節”後,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將與河北廣電信息網絡集團就非遺主題開展全方位合作,深耕細作廣電優品商城、營業廳與非遺產品的融合適配、宣傳渠道以及共贏模式,爭取為非遺產品的市場銷售打開新出路,打造河北省不落幕的“非遺購物節”。
非遺助力 精准扶貧
贊皇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贊皇原村土布紡織技藝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五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2013年,被原河北省文化廳命名為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作為河北省人大代表、原村土布紡織技藝第三代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崔雪琴,早年經商遇到困難,在母親的支持下,繼承了原村土布紡織技藝,創辦了贊皇縣雪芹棉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公司充分發揮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作用,採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共帶動6鄉、17村、1300多人實現脫貧致富,織娘們年收入達8000元至2.5萬元,成為非遺助力精准扶貧的典型案例。接下來,原村土布合作社還將利用3年時間,幫助340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崔雪琴的女兒、第四代傳承人仇莎積極推動原村土布與高校、設計公司及電商進行合作,研發出六大類、300余種產品,其中部分產品打入歐洲市場,讓原村土布有了國際范兒。
非遺融入生活
非遺是世代相傳、活在當下的生產生活實踐,應該每時每刻融入人民生活當中來。“非遺購物節”離不開民眾的支持與參與。河北省“非遺購物節”選擇石家庄萬科作為此次河北“非遺購物節”線下活動場地之一,將整合旗下紫郡等8個萬科石家庄社區進行非遺產品展示、銷售。活動中共有皮影、遵化板栗、大名香油、安新荷葉茶、涿州貢米、金鳳扒雞、唐山蘑菇辣醬、曲陽燒餅8款共1萬件非遺產品參與,萬科補助此次活動商品10萬元,讓民眾享受非遺購物節“紅利”。
探索生產性保護模式
唐山宴非遺美食網紅打卡地是河北省“非遺購物節”線下銷售網點之一。唐山宴(唐山飲食文化博物館)以唐山市傳統特色飲食文化為主題,以文化旅游發展為目的,配套特色餐飲、文化體驗、住宿休閑、服務招待等於一體的綜合服務項目。其中蘊含了麻糖制作、棋子燒餅、饹馇、缸爐燒餅等飲食類非遺制作技藝及皮影戲、評劇、剪紙、糖畫等其他非遺觀賞體驗項目,是一個難得的綜合類非遺資源體驗地、打卡地,每日游客及購買者絡繹不絕,日均游客達5萬-6萬人次,是非遺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典范。購物節期間,非遺及相關產品都有系列惠民措施。飲食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核心技藝在唐山宴中得到傳承,產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實現非遺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良性互動。
據統計,全省各地“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活動共計約130場次,如河北省非遺保護中心新館將舉辦“非遺購物節”現場展銷活動,衡水“非遺購物節”活動、廊坊“非遺購物節”暨“幸福廊坊”文化藝術展演、邯鄲剪紙保護成果新媒體展示、“張家口印象”2020年京津冀非遺線上展演、《漁歌開心唱 健康你我他》——北戴河漁歌號子北戴河鼓浪搖網絡公益培訓活動、“非遺傳承健康生活”——樂亭縣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樂亭大鼓展演等將在線上、線下同期亮相。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負責人指出,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此時舉辦“非遺購物節”,對於幫助廣大非遺傳承人群、項目保護單位、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和非遺相關企業克服疫情影響,推動行業復工復產,促進社會消費具有積極意義。同時,“非遺購物節”也為我們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探索路徑,在非遺助力精准扶貧方面,我們將在全省開展省級傳統工藝工作站和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在促進非遺項目如何更好地傳承方面,我們將探索生產性保護模式來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產生可持續傳承的動力﹔在增強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持續發展能力方面,讓市場“倒逼”非遺傳承人改變思路,與時俱進,不斷改善非遺產品,適合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