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22年聚焦全國兩會(文化和旅游)專題_131 > 委員談文旅
委員談文旅
全國政協委員賀雲翱:做好學術調研,寫好“委員作業”
發布時間:2022-03-04 17:03 來源:中國旅游新聞網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新聞網 2022-03-04

  去年7月到8月,帶領團隊在新疆開展為期近50天的“文化潤疆”工程調研﹔去年9月,跟隨全國政協調研組到山西省開展“不可移動文物的綜合保護和利用”調研﹔今年春節,在揚州開展寶應縣射陽湖鎮古運河遺址研究……在全國政協委員履職的第五個年頭,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如往年一樣步履不停,一面對之前的提案進行跟蹤性調研,一面為新的提案做准備。

  “這一年中,除休息時間外,我的時間有三分之一用來做教學工作,三分之一做調研工作,還有三分之一用來參加各類學術研討會議,每一項內容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賀雲翱說。

  履職以來,賀雲翱平均每年帶上會的提案多達20多件。去年兩會,研究長江文化30余年的賀雲翱與4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遞交了“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的提案,建議盡早建立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今年1月,當得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通知,部署啟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時,賀雲翱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說:“這一天我期盼已久!”

  其實關於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的提案,賀雲翱去年就已收到相關部門的積極回復。在他看來,提案交辦並不等於“委員作業”寫完了,還要對落實情況進行跟蹤調研。為此,收到回復後,他又先後在江蘇、安徽、重慶等長江沿線城市展開跟蹤調研。到重慶調研時,他深刻感受到當地對於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成為公園重點區的渴望。“當地覺得這是一次機遇。在調研過程中,我也著重做了一些提升當地文化質量,推動文化和生態建設融合的研究。”

  賀雲翱去年兩會提出的“關於推動三農文化遺產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的提案,同樣也在去年9月收到了國家鄉村振興局發來的提案答復函。不久後,國家鄉村振興局便派了有關負責同志到南京江寧跟蹤調研。賀雲翱說,這場調研前後花了十多天時間,國家相關部委專門到提案來源地調研,並提出更多意見,也讓他感受到了國家對提案的重視。

  在對之前提案進行跟蹤調研的同時,賀雲翱也在准備著今年兩會的提案。今年,除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兩塊“心頭肉”以外,賀雲翱更加關注“文化潤疆”工程的情況。他表示,自己之前也做過新疆文化建設、文化保護等方面的提案,但基本集中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去年,他帶領調研組在新疆待了近50天,實地調研點位153處,收集了18個單位的意見和實施“文化潤疆”工作的計劃,並與州直相關部門、各市縣相關單位就如何全方位、多途徑、成系統地組織實施伊犁州“文化潤疆”工程開了24次座談會。他透露,今年,他的提案將具體對接“文化潤疆”工程,包括公共文化、文化產業、民族共同體建設等內容,會更加細致。

  “履職的第五個年頭,也是本屆委員履職的最後一年,我更加珍惜這一年的經歷。接下來,我將繼續立足崗位,做更多調研,希望盡量把自己的學術研究和國家政策有機結合起來。”賀雲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