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 王勇超
截至2020年底,全國備案博物館5788家,其中非國有博物館達到1858家。然而,非國有博物館與國有博物館在政策支持、稅費減免等方面待遇並不平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就入不敷出的非國有博物館經營更加困難。為保持非國有博物館長期穩定、持續發展,我建議:
一是盡快出台與稅費相關的綱領性政策。鑒於非國有博物館多屬公益性質,更應該與國有博物館在政策方面享有同等待遇,享受國家文化、稅務、土地、金融等政策帶來的優惠,在企業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城市建設配套費等稅費優惠方面出台優惠政策。建議國家盡快制定與《博物館條例》有關的配套性文件,發揮國家層面的統籌指導作用,加強地方政策執行力度,努力實現“政策落地”的良好預期。
二是實行非國有博物館免費開放政策。建議國家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對具有明顯示范帶動效應、公益性突出的非國有博物館,嘗試實行免費開放政策,並將其逐步納入國家財政補貼名單,真正實現財政政策“公平對待、扶持引導”的作用。
三是加大公益項目資金的投入力度。非國有博物館有的因建設資金不足,大量藏品面臨陽光暴晒或酸雨腐蝕,急需入館保護。希望國家相關部門從文化產業發展資金、文物保護經費、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專項資金支持,並從金融與文化融合政策方面幫助解決非國有博物館發展資金問題。
四是支持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建議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時,有針對性地把非國有博物館納入其中,在規劃制定、項目布局、資金投入等方面,給予統籌考慮,提供發展機會,發揮非國有博物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作用。
五是建立公共衛生安全防護常態化體系。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加大公共衛生安全防護集中統一領導,科學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等對博物館的影響。完善非國有博物館公共衛生重大風險研判、評估、決策、防控協同機制,最大限度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非國有博物館常態化發展。
六是推進數字化網上展覽和線上服務功能。支持非國有博物館研究人才建設。盤活館藏資源,實施各類藏品的數字化登記工作,利用互聯網和移動數字平台,推進展覽數字化建設。
加強研究成果的出版以及在數字化網上展覽中的應用,推出系列網上文化服務項目與平台,不斷探索線上服務功能和運行體系,拓寬文化產品營銷推廣渠道,讓藏品價值得到應有的發揮,實現館藏資源社會共享,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綜合能力。
上一篇: 助推傳統文化高質量傳播和傳承 |
下一篇: 全國政協委員龔永德:推動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旅游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