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傳統戲曲大省,近年來隨著中央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對院團扶持和改革創新舉措的不斷推進,國有文藝院團在服務保障中心工作、繁榮藝術精品創作、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推動文化浙江建設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2020年以來,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戲曲院團演出雖然經受了很長一段時間停擺,影響了很多方面,但隨著國家疫情防控和疫後復蘇工作的不斷推進,傳統戲曲線下市場企穩好轉。與此同時,互聯網經濟成了疫情以來發展的新亮點,在數字化浪潮大背景下,互聯網流量帶動了很多行業的逆勢發展,也為戲曲創造了機遇。
傳統戲曲在原有線下市場的基礎上,調整發展思路,尋找到了一條突出且有效的傳播途徑,那就是加大對“短視頻”和“演出直播”等網絡手段的利用。2021年,以浙江小百花越劇院為例,利用短視頻平台進行傳播獲得的全年閱讀量已近百萬,開展的5次大型直播、展播等網絡觀演活動的點擊量也達200萬,同時借助浙江電信等平台實現了收費點播。從這些數據和收益,我們看到了網絡傳播的廣泛性、開放性和包容性,以及流量的變現能力。
但在網絡推廣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首先,目前公域流量的平台就是短、平、快,但監管不專業,著作權益也缺乏保護﹔其次,准入門檻低,碎片效應導致作品良莠不齊,為了博眼球而粗制濫造的現象經常發生,各類平台上的許多作品質量低級、內容低俗,而原本專業的、高雅的精品藝術卻經常被忽視,在傳播上式微。國家提倡創新傳播方式推廣傳統文化,目的是弘揚中華文化精髓,前提必須是守正,守傳統的根、正戲曲的魂。
為更科學、更專業地傳播傳統文化,我建議:線上各平台加大對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的推流,對專業的傳統文化藝術團體進行認證,加大推流,吸引更多年輕人熱愛傳統文化。此外,要維護好精品藝術的知識產權。在線下,建議加大對公交和地鐵等公共領域戶外廣告的引導和監管力度,在公益廣告投放中,充分對接文化主管部門和專業文藝院團,加大優秀傳統文化宣傳內容的比重和覆蓋面,對優秀作品和藝術家進行充分宣傳。通過這些線下的渠道引流,實現流量轉化,從而更好、更科學地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助推傳統文化高質量傳播和傳承。
上一篇: 文旅小康問答錄 |
下一篇: 貫徹落實《博物館條例》 推進非國有博物館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