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2023全國兩會 > 委員談文旅
委員談文旅
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
副主席吳為山:從三個關鍵點加強全民美育
發布時間:2023-03-12 20:08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3-12
  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美育工作的作用和意義,習近平總書記視美育為培根鑄魂的重要途徑。通過以美育新人、以美展形象、以美興文化的全民美育工作,如今已蔚然成風。如上海、重慶、深圳、成都等城市,都明確提出了“以美育城”的理念。今天,我們更需要牢筑馬克思主義美育觀的指導地位,進一步加強全民美育,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文藝發展服務。
  加強全民美育,應著眼於三個關鍵點:
  一是加強全民美育要以中華優秀文化為底色。中華優秀文化包含優秀傳統文化與優秀時代文化兩部分。以中華優秀文化為全民美育的底色,就是將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二是全民美育要倡導全面性和終身性。所謂全面性,正是對馬克思主義美育觀的落實。體魄美、品格美、思想美、精神美、文化美、藝術美、生活美、自然美……皆在此美育范圍中。所謂終身性,就是美育不局限於某個時段、某些對象、某類范疇,而是打通“圍牆”,統籌構建一體設計、分段實施的“大美育”工作體系。如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劇場、文化館等都要作為美育的平台與課堂,成為全民美育系統的組成部分。社區覆蓋面廣、受眾多、傳播性強,也要成為全民美育的重要陣地,隨時隨地在“家門口”服務群眾、引導群眾。三是,全民美育要借助創新科技行之久遠。創新是第一動力。黨的二十大指出,科技要“突出原創,鼓勵自由探索”。而科技的原創和自由探索需審美介入,因為科學發現本質上就具有某種美學理由。同時,科技創新也可以拓寬審美視野,為審美創造和審美體驗留出更多發揮空間。科技與審美,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當今是全球科技變革日新月異的時代,由此也催生出空前豐富的審美形式和體驗。加強全民美育,勢必要堅持創新科技和審美的深度融合,借助創新科技的力量為全民美育插上翅膀,以服務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與提高。運用創新科技,還能更好地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乃至不同民族之間傳播美和講述經典,利用美和經典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李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