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18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談文化 > 熱點新聞
熱點新聞
海外媒體、駐華使節積極關注兩會
發布時間:2018-03-12 15:17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8-03-12

  全國兩會這一中國一年一度的政治大事,已逐漸成為世界觀察中國治國理政理念、經濟外交政策、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窗口。今年全國兩會召開伊始,海外媒體就高度關注,兩會相關新聞登上了多國的報紙、電視台和網站,一些媒體更開設專欄、專題對中國兩會進行跟蹤報道。

  美國中文電視台記者以“2018中國兩會深化改革”為主題報道兩會。該電視台記者注意到,參加此次兩會報道的記者共有3000多人,其中港澳台記者和外國記者多達1000多人。

  英國《金融時報》在報道中說,中國正在採取“全方位外交”,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軍事以及外交事務在內。

  《歐洲時報》將關注重點放在了民生問題上。報道認為,從2018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所明確的發展目標和工作建議中不難看出,政府在穩抓經濟的同時,對於國計民生也給予了高度重視。報道稱,政府工作報告中民生的內容分量十足,促進就業、提高居民收入、發展公平且有質量的教育、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更好解決住房問題、豐富老百姓的“精神食糧”等諸多工作目標和舉措,都透露出中國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說:“要在發展基礎上多辦利民實事、多解民生難事,兜牢民生底線,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政府工作報告同樣強調了今後將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德國工商大會副總干事福爾克爾﹒特賴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一帶一路”提供了一個“現代化引擎”,對於整個德國而言,“一帶一路”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課題。

  秘魯電視台7台記者珍妮弗﹒薩拉薩爾說,中國如何在工業發展的同時注重保護環境,是值得關注的一個議題。期待中國與拉美國家在知識更新、生態保護、人類資源開發和擴大文化交流等方面加強合作,而中國兩會則是拉美人了解中國改革創新經驗的重要機會。

  對於本次兩會,海外華僑華人有許多期待。美國僑報網發表評論指出,海外華僑華人正期待著本次兩會,祖(籍)國將來能有哪些針對海外華僑華人有益的新政策、回國創業的新機制、海外華文教育的新舉措以及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新路徑。

  《法國僑報》社長錢海芬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盡管身處遙遠的巴黎,她仍密切關注兩會的召開。對錢海芬而言,如何更好地在海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文化是她關注的重點。她說,華僑華人要根據兩會上提出的方針政策,結合海外實際,向海外傳播好中國新形象,“要讓中華民族的文化理念走出國門,隻有做到文化自信,民族才有未來”。

  多國駐華使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達了他們對兩會的關注。卡塔爾駐華大使蘇爾坦﹒曼蘇裡表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引領者之一。卡塔爾已經開始從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受益。該倡議不隻對卡塔爾,對整個地區甚至全球的經濟發展都會起到積極作用。

  格魯吉亞駐華大使大衛﹒阿普恰烏利受訪時說,此次兩會對中國“至關重要”,中國將在此次會議期間產生新一屆國家機構領導人,討論“未來將要在世界政治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談及兩國關系,阿普恰烏利表示,在過去一年,格中關系取得很大進展,尤其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兩國間達成多個合作項目,給格魯吉亞帶來巨大發展機遇。

  納米比亞駐華大使凱亞莫表示,他高度關注此次兩會的重要議題。近年來,納米比亞和中國在多領域展開合作,取得雙贏。作為駐華大使,他期待深化同中國的友好關系,加強在經貿、人文等領域的合作。

  尼泊爾駐華大使利拉﹒馬尼﹒鮑德爾表示,中國的強大和發展讓尼泊爾也從中受益,中國的科技進步和政治穩定令世界矚目。希望與中國加強人文交流,歡迎中方到尼泊爾投資基礎設施和交通建設,包容性的經濟增長和全球開放的政策對於中國和世界都很重要。

  (中國文化報記者宋佳烜編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