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18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談文化 > 熱點新聞
熱點新聞
代表委員熱議革命文化繼承與發揚
發布時間:2018-03-12 09:14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8-03-12

  中國文化報記者薛帥 張婧報道:“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經歷了多少坎坷,創造了多少奇跡,要讓後代牢記,我們要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指出:“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中國共產黨人鑄造的革命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支柱之一,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一道,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圍繞如何更好繼承和發揚革命文化,多位代表、委員紛紛談感受、聊初心、話落實、提建議。

  傳承紅色基因 讓革命精神融入血脈

  “以‘不怕犧牲、頑強拼搏的英雄氣概,獨立自主、開拓進取的創新勇氣,從實際出發、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作風’為主要內容的照金精神,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脈相承。”全國人大代表、銅川市市長楊長亞介紹,銅川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定文化自信,深入推進紅色教育、公共文化、休閑度假產業融合發展,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讓照金精神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芒,讓紅色基因融入血液、代代相傳。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文聯主席歐陽黔森提交了《紅色精神代代傳承,發掘好貴州紅色文化資源,激發干事創業的精氣神,走好新時代新的長征路》的建議。“在文藝創作方面,推出更多傳承紅色基因、展現革命人情懷的精品力作,是我們的目標。”

  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這是紅船精神的精髓。“紅船精神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我們應該以更鮮明的價值導向,深化對紅船精神的學習宣傳。”全國人大代表、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宣教部副主任袁晶說,“在紅船邊工作,我感到無上榮光。嘉興南湖紅船是我們黨夢想啟航的地方。我們黨從這裡誕生,從這裡出征,從這裡走向全國執政。這裡是我們黨的根脈。”

  加強青少年紅色教育 讓革命情懷代代永續

  革命人的青春需要下一代人續寫,紅色基因需要融入青年人的血液。因此,加強青少年的革命文化教育成為代表、委員們的共識。

  袁晶建議,將紅船精神納入全國統一的中小學教育內容中,並積極開展社會聯動教學,使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能夠更早、更好了解建黨歷史,體悟紅船精神的本質,薪火相傳不忘初心。

  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山東團審議時,全國人大代表、臨沂市第一實驗小學岔河校區校長張淑琴向總書記匯報了學校傳承弘揚沂蒙精神的做法。“現在的學生思維更活躍,知識面更廣。但與此同時,他們也過早受到了娛樂化、低俗化信息的沖擊。比如有的學生講究吃穿,有的學生抗挫折能力差,碰到一點困難就發愁。”張淑琴坦言,近幾年,通過不斷加強紅色文化傳承教育,她擔心的情況正在好轉。作為沂蒙精神的發源地,臨沂編寫了《沂蒙精神教育讀本》,在小學和初中開設了沂蒙精神教育課程,並組織了藝術表演、讀書、演講等活動,大力弘揚沂蒙精神。“這種紅色基因正是現在的學生所缺少的,是孩子們成長最急需的養分。”張淑琴說。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中醫藥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庹勤慧帶來了關於《讓全國紅色資源在學生研學旅行中“活”起來》的建議。“要在紅色研學上做文章,講好紅色故事,講好有震撼力、血性泣人的英烈故事。突出紅色主題,堅持‘紅色+N’研學模式,如‘紅色+傳統文化’‘紅色+農耕文化’‘紅色+工業文化’‘紅色+民俗風情’等。”庹勤慧建議。

  挖掘革命文化資源 發展紅色文化產業

  全國政協委員、陝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王勇介紹,近年來,陝文投先後在延安、照金打造了一批紅色教育基地及紅色文化精品項目,著力建設照金小鎮,舉辦各類培訓班以及中小學生研學活動﹔創作出紅色主題秀《延安延安》,展現革命青年為理想奮斗的火熱青春。“讓紅色文化活起來,增強其吸引力、感召力,是我們做大做強紅色文化產業的決心,也是我們傳承紅色文化不變的初心。”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淄博原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孫建博認為,紅色文化旅游把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游產業發展結合起來,有利於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由於紅色景區自身在經濟投入、資源保護、游客關注度等方面的局限性,在旅游景區等級評定競爭中,與其他景區相比往往處於劣勢,影響了紅色文化景區的進一步拓展和發展。”他建議,旅游部門在旅游景區等級評定中,從政策、評定標准等方面要適當向紅色文化景區傾斜,以利於紅色文化景區的發展,為新時代弘揚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艱苦卓絕的奮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