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全國主會場活動
全國主會場活動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非遺宣傳展示主會場活動 
內容豐富 亮點紛呈
發布時間:2019-06-19 09:00 來源: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 2019-06-19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2019年6月7日至6月1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廣東省政府主辦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非遺宣傳展示主會場活動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行。
  本次主會場活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包括啟動儀式、“看見﹒非遺”展演、中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展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實踐”論壇等,進一步普及非遺知識和“見人見物見生活”的保護理念,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活動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保護理念貫穿始終。“看見﹒非遺”展演策劃過程中始終將我國在非遺保護工作中的重要理念“見人見物見生活”融入創作中。“非遺保護 中國實踐——中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展示體驗活動”展出40項非遺項目,450件(套)實物展品,以“情景化、體驗化、專題化”的設計思路,將“靜態展覽”“動態展示”“活態展演”“互動體驗”四個方面有機融合,打破台上與台下、主體與客體的界限,真正做到“見人見物見生活”。
  二是尊重非遺項目自身特點,體現傳承發展規律。克服相當部分非遺項目不適合進行展演的困難,首次將我國40項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項目在舞台進行同台展示。在非遺項目的銜接方式上,放棄傳統的“主持人”,創造性採用戲劇性角色串聯的方式,讓非遺傳承人、保護者、踐行者、受益者進行對話,讓非遺項目與其背後的故事更好地聯系起來。此外,還有現代小學生作為“少年”登場,以體現非遺傳承的生生不息。
  三是市民廣泛參與,突出非遺惠民。全省圍繞“非遺保護 中國實踐”主題開展了近300場大中型非遺宣傳展示配套活動,包括啟動“非遺課外時”教育實踐活動,通過開發形式豐富的非遺課程與體驗活動,制定非遺教育學術標准,培育非遺傳承師資力量﹔廣州面向廣大市民開展體驗非遺活動,舉辦粵港澳粵劇申遺成功十周年系列活動、扒龍舟端午民俗活動、非遺體驗季、非遺進社區等多項內容﹔主辦方專門在6月8日安排了一場惠民演出,聯合“南方+客戶端”通過征集留言搶票的方式向公眾派發惠民展演門票。據統計,6月7日至8日展演觀眾約5000人,6月7日至9日展覽觀眾達15280人次。
  四是專家積極獻言,突出中國特色。主會場活動期間,專家學者圍繞“非遺保護 中國實踐”主題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實踐”論壇(2019),來自清華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上海社會科學院等十多位非遺保護研究領域專家學者,以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非遺保護工作者等共200余人參與,共同研討總結了我國非遺保護的實踐經驗和特色做法,提出了中國非遺保護既要遵守國際理念、國際規則,又要與具體國情、國家戰略相結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理念和模式。
  五是採取最新技術手段,增加觀賞性。大量應用虛擬裸眼3D、鐳射與光束傳遞、動漫主持、全息聲場等最新技術手段,增強展演舞台效果,使現場觀眾“跨越時空”與非遺項目近距離接觸。“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主會場IP形象“飛飛”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在舞台上立體呈現,以三維虛擬主持人的身份與現場觀眾互動,成為國內非遺展演活動首創。展演過程還“鼓勵”觀眾現場拍攝和直播,觸發中國非遺的自媒體、全媒體傳播。
  六是創新宣傳方式、社會效應良好。本次主會場活動創新非遺傳播手段,概括為“五個一”,包括一本會刊、一個IP形象、一張創意門票、一個非遺保護標志手勢、一首主題歌。中央、省、市及境外媒體廣泛報道主會場活動。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新聞聯播》播發主會場活動新聞,《東方時空》《晚間新聞》等欄目多次播發新聞,新華網、人民網、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中國青年網、南方日報等制作發布了“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專題。中國文化報刊發13個專版,文旅中國客戶端推出系列專訪。新媒體廣泛深入參與傳播,新浪微博發布“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在身邊”等話題,總閱讀量超過6.1億人次。主會場展演活動首次使用5G技術,通過抖音、快手等33家直播平台對主會場展演聯動直播,800萬人次在線觀看,310萬人次參與互動。
上一篇:
下一篇: 非遺時光有你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