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新聞聚焦
新聞聚焦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生動實踐
發布時間:2019-06-06 10:52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9-06-06

  自2006年始,國務院先後公布了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有1372個項目入選。近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各地深入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程,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類別特點,有針對性地採取保護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為及時總結各地寶貴經驗,充分發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保護實踐的示范引領作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開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保護實踐案例遴選工作。經評審,共遴選了50個優秀保護實踐案例。我們從中摘編了部分典型案例,以饗讀者。

  粵劇:筑起保護堤壩 老戲重獲新生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廣府戲,是廣東最大的藝術劇種。曾與京劇聯袂打造了“南有薛馬爭雄,北有梅程爭輝”的黃金時代。2009年,粵劇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多年來,在各方的努力下,一大批粵劇新創劇目、傳統劇目立上舞台,海內外粵劇交流日益頻繁,形成了社會各界共同關心粵劇事業的生動局面。

  政策引領,筑起粵劇保護的堤壩。廣東省以省長令的形式頒布了《廣東省粵劇保護傳承規定》,廣州市實施了《進一步振興粵劇事業總體工作方案》。為此,廣州還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規格高、協調力度大。同時,廣州振興粵劇基金會作為行業組織,積極發動民間力量配合領導小組工作。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粵劇保護事業在文化空間建設、保護記錄、傳承傳播、傳徒授藝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此外,廣州還制定了新一輪《廣州市進一步振興粵劇事業工作方案(2019—2021)》,規劃了粵劇發展的七大工程和15項重點工作。

  場館建設,夯實粵劇保護的基石。為填補廣東無粵劇專業博物館的空白,當地投入資金8億多元,建設粵劇藝術博物館和廣州粵劇院新址。2015年建成的粵劇藝術博物館佔地面積約1.7萬平方米,為市民提供了一個集展示、體驗、互動為一體的粵劇文化空間,保存展示了大量的影音珍品、經典劇本、精美的戲服頭飾。廣州粵劇院項目總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計劃2021年完成整體建設。

  機構協作,形成粵劇保護多元格局。建立形成了以粵劇中國保護中心為聚力點、多個專業部門為發展點的格局。粵劇中國保護中心擔負粵劇保護、搶救、整理、研究、傳承綜合性工作,主辦的中國粵劇網成為全球最大的粵劇電子資源庫。該中心在整理古本的基礎上,得到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的支持,復排公演傳統戲《審死官》《武將馬超》。廣州粵劇院、紅線女藝術中心、廣州粵藝發展中心等多個單位,立足自身資源開展保護工作,編輯發行《南國紅豆》《紅線女藝術研究》等粵劇期刊。廣州市還設立了45所粵劇特色學校、2個粵劇高校教學實習基地。

  培育名角,建立粵劇保護的人才隊伍。以廣州市為例,通過實施“廣州市戲劇創作孵化計劃”等,成功培養了一支高水准、老中青三代傳承有序的粵劇隊伍,僅廣州粵劇院就有10位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2003年,廣州市確定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為“粵劇日”,舉辦羊城國際粵劇節、粵劇私伙局大賽等品牌文化活動,連續10年舉辦“粵劇華光師傅寶誕巡游慶典活動”,最大限度地讓人群、社區廣泛參與到傳承、創造和延續粵劇中。

  普及推廣,推動粵劇的全球傳播。從2009年至今,廣州市打造了近60部粵劇劇目,如《刑場上的婚禮》《碉樓》等,通過全國巡演,讓大家認識了粵劇。僅2016年至2018年,廣州就組織粵劇出境演出236場,粵劇的國際傳播進一步延續並強化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粵劇”。

  當地政府認為,粵劇保護傳承工作就是要讓粵劇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逐步浸潤市民的生活,讓粵劇與城市發展交相輝映。比如,為了改變年輕人對粵劇的傳統印象,他們起用青年藝術家排演“青春版粵劇”,舉辦“大學生進劇場暨粵劇演出季”和“紅豆杯”大學生粵劇粵曲網絡大賽,讓粵劇在年輕人中火起來。利用多媒體手段加強粵劇推廣,運用4K技術,拍攝制作10部經典粵劇電影、紀錄片《一代天驕——紅線女》及同名電影。

  熱貢藝術:實施整體性保護 助推精准扶貧

  熱貢藝術是以青海省同仁縣為核心區域,以唐卡、壁畫、堆繡、雕塑等為表現形式,以藏傳佛教、神話故事、史詩以及傳統知識為內容的造型藝術,具有濃郁的宗教色彩和鮮明的地域特色。2009年,熱貢藝術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近年來,熱貢藝術在保護傳承、合理利用、人才培養、宣傳推介、脫貧致富等方面成效顯著。目前,熱貢藝術傳承群體以同仁縣為核心,輻射發展到尖扎、澤庫、河南三縣。熱貢藝術項目擁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7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12名、州級代表性傳承人12名﹔共命名熱貢藝術保護傳承基地5家,建成熱貢藝術傳習中心30個,認定熱貢藝術傳承示范戶100多個。熱貢畫院、熱貢龍樹畫苑、熱貢民族文化宮、仁俊熱貢泥塑院等10多家熱貢藝術傳習中心已經成為黃南藏族自治州重要的旅游景點,每年游客達30余萬人次。

  為保護傳承熱貢藝術,當地成立了相關協會,規范行業管理,相繼成立青海省唐卡藝術協會、青海熱貢藝術協會、同仁縣唐卡商會等組織和機構,提供業務咨詢、行業培訓、技能鑒定等服務,開展技藝培訓、學術交流、宣傳展示等活動,加強與國內相關行業協會的交流、協調和合作。

  自2008年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設立以來,當地以整體性保護為抓手,逐步提升項目品質。在資金保障方面,青海省財政廳近年來對黃南藏族自治州投入非遺保護專項資金200余萬元,對熱貢藝術等非遺項目從保護傳承、培養人才等方面給予有力支持。從2011年起建立文化發展基金,每年設立專項基金2000萬元,用於非遺保護、宣傳交流等。經統計,近年來州、縣政府已累計投資逾3.7億元。其中,投資1.8億元新建州、縣博物館3個﹔州財政投資300余萬元用於開展熱貢唐卡繪制大賽、雅頓藏戲藝術節﹔同仁縣投資1.6余億元用於新建熱貢藝術傳承展示基地、吾屯村博物館等。

  為保證熱貢藝術的健康發展,當地制定頒布了《熱貢唐卡青海省地方標准》《熱貢唐卡礦物顏料——綠鬆石》等6種礦物顏料企業聯合標准和《唐卡中礦物顏料的測定 X射線熒光光譜法(能譜法)》,並開展了唐卡礦物質顏料檢驗、唐卡二維碼身份識別信息設置工作,初步建立唐卡質量追溯體系。

  當地注重傳承人培養,不斷發展壯大非遺從業者隊伍。打破了熱貢藝術傳承“傳內不傳外、傳僧不傳俗、傳男不傳女”的傳統觀念,從家族封閉式傳承走向開放式傳承,形成了寺院、村落、家庭、傳習中心、協會、學校多渠道傳承的發展格局。引導和支持傳承人興辦各類傳習館所,通過免除學費、食宿費,發放補助的形式招收學徒進行傳承,建成集教學培訓、設計制作、展示收藏、宣傳研究等功能於一體的熱貢藝術傳習中心30家。熱貢藝術項目每年培訓人數達2000余人次。熱貢藝人已從5年前的8000余名增加到現在的1.3萬余名,傳承隊伍不斷發展壯大。

  與此同時,當地政府通過非遺助推精准扶貧,不斷探索文化致富路子。傳習基地、綜合傳習中心和民間藝人在招收徒弟時,首先考慮困難家庭、殘疾家庭等貧困戶的子女﹔唐卡、堆繡、泥塑、石刻產品銷售已成為同仁縣吾屯、年都乎、加查瑪、郭麻日、尕薩日村群眾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經統計,同仁縣吾屯村從事熱貢藝術的戶數佔全村總戶數的98%,人均收入從5年前的5000余元增長到目前的3萬余元。年都乎村從事熱貢藝術的戶數佔全村總戶數的70%以上,人均收入從5年前的3000余元增長到1.5萬元。在吾屯和年都乎村,隨手推開一家農戶門,即可看到“家家作畫、人人從藝”的繁榮景象,這裡已經發展成為聞名全省的文化致富先進村。

  當地通過打造文化品牌,使熱貢藝術的影響力不斷提升。近年來,通過政府的主導宣傳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熱貢藝術走出青海、走向世界,已成為對外傳播青海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張金名片。青海省政府連續舉辦了5屆青海國際唐卡藝術與文化遺產博覽會,黃南藏族自治州連續舉辦4屆“中國﹒熱貢唐卡繪畫大賽”,同仁縣政府舉辦了兩屆熱貢藝術節活動。除在北京、天津等地舉辦全國熱貢藝術巡回展、熱貢藝術精品展等,熱貢唐卡相繼在法國、德國、美國、英國、日本、泰國、蒙古國等國亮相。此外,還相繼出版了《神秘的熱貢文化》《熱貢藝術》《熱貢唐卡》等學術著作,注冊了熱貢、安多唐卡、尕藏牌唐卡、仁俊泥塑等系列商標,為生產性保護保駕護航。

  瑪納斯:多角度挖掘 全方位記錄

  柯爾克孜族的英雄史詩《瑪納斯》是中國三大史詩之一,演唱異文繁多,篇幅宏大,其中最有名的是主人公瑪納斯及其後世共8代英雄的譜系式傳奇敘事,長達23.6萬行,反映了柯爾克孜人豐富的傳統生活,是柯爾克孜人的杰出創造和口承“百科全書”。瑪納斯主要流傳於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以及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等地。2006年,瑪納斯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0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08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制定頒布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為規范瑪納斯保護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新疆非遺保護研究中心牽頭,編制完成《瑪納斯保護規劃(2016—2025)》,推動項目科學保護。截至目前,中央先後投入瑪納斯專項保護經費1271萬元,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及所屬4縣(市)政府先後投入瑪納斯專項保護經費710萬元,確保瑪納斯各項保護傳承工作有效開展。與此同時,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州非遺(瑪納斯)保護研究中心,阿合奇縣、烏恰縣分別成立瑪納斯研究中心、非遺(瑪納斯)保護與傳承研究中心,新疆民間文藝家協會設瑪納斯研究室等,用於開展瑪納斯演唱活動。

  調查研究工作持續推進。自2014年以來,當地啟動“瑪納斯在新疆現狀調查”,普查、採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4縣(市)、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等地瑪納斯多種異文及相關資料﹔記錄州內20多位瑪納斯傳承人的史詩演唱異文,採集近百位州級瑪納斯傳承人的史詩演唱錄音、視頻和口述材料﹔開展瑪納斯數字化管理系統試點工作,採集並上傳中國非遺數字化保護中心數據庫瑪納斯項目音頻90條、視頻105條、圖片115條、文字52條。此外,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還啟動了《瑪納斯》史詩漢譯出版工作。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政府及其他瑪納斯保護傳承單位,舉辦了瑪納斯國際研討會、瑪納斯國際演唱會暨保護論壇,並召開中國﹒新疆﹒克孜勒蘇瑪納斯論壇、瑪納斯國際演唱會暨保護論壇等國際學術研討活動。阿克陶縣還組建了瑪納斯保護專家組,有力推進當地瑪納斯保護研究。此外,當地還注重引入各方力量參與到瑪納斯的保護與研究工作中來。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在阿合奇縣挂牌成立“國情調研基地”,參與瑪納斯代表性異文的整理、翻譯﹔新疆師范大學成立“瑪納斯研究中心”,與當地合作開展瑪納斯調查研究﹔新疆藝術學院多年參與當地以瑪納斯為主題的大型群眾性活動。

  目前,當地政府認定、命名、造冊登記並建立聯系的瑪納斯傳承人有100多名,建立了老、中、青結合的傳承人隊伍,成為促進瑪納斯傳承下去的中堅力量。同時,當地政府每年利用寒暑假期在文化館、學校、青少年活動中心、鄉鎮綜合文化站等場所舉辦文化傳承培訓班,共培訓3200多人次。

  與此同時,當地政府對瑪納斯的宣傳展示力度不斷加大。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連續5年舉辦“瑪納斯國際旅游節”,開展群眾性瑪納斯演唱活動、演唱比賽,組織萬人演唱瑪納斯、千人彈唱庫姆孜、百人彈奏奧孜庫姆孜(口弦)大型活動。阿合奇縣打造非遺小鎮,籌建柯爾克孜非遺工場、瑪納斯劇院等。烏恰縣建立瑪納斯生態保護園,在縣博物館修建瑪納斯40勇士雕像和主題浮雕。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還啟動了瑪納斯進課堂計劃,在州直及各縣(市)中小學語文課本(柯爾克孜文)中,列入了《瑪納斯》史詩內容。阿合奇縣與無錫市聯合創作排演舞劇《英雄瑪納斯》,已先後在無錫、烏魯木齊、阿克蘇等地演出30多場。新疆非遺保護研究中心制作完成專題紀錄片《瑪納斯》等,並積極組織瑪納斯代表性傳承人參與各級非遺節、會、展等活動,利用“中國文化周”和國際旅游文化節等大型活動進行展示交流,在傳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進一步促進民心相通。

  南音:錄存古曲 擦亮明珠

  泉州南音原稱弦管,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自晉唐以來由中原移民帶入福建泉州,被譽為“中國古典音樂的明珠”“中國音樂歷史的活化石”。泉州南音於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0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15年,泉州市政府印發了《〈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泉州市實施方案》﹔2016年,將實施《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納入當地“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當地政府年均投入700多萬元用於保護,同時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保護傳承工作。

  泉州有南音專業表演團隊——泉州南音傳承中心,專門保護機構——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南音藝術研究院、福建省泉州藝術學校南音專業班、泉州師范學院南音學院3個研究機構。近5年,共認定36名代表性傳承人。此外,當地支持民間開展傳習活動,目前有南音社團200多個,社區活動點約300個。其中,惠安縣洛陽鎮在老年協會配合下,年年舉辦南音交流會演,截至目前已舉辦24屆。

  泉州市積極開展南音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組織專家進行全面盤點,造冊登記,出版了《明刊戲曲弦管選集》《清刻本文煥堂指譜》《袖珍寫本道光指譜》《弦管指譜大全》《弦管古曲選集》等20多種曲譜、指譜﹔實施“泉州南音記錄工程”,全面系統錄存古曲,組織傳承人和技藝較高的演奏者,對65套極具代表性的指譜和藝術性高但唱奏難度較大的100首曲目,進行唱奏並同步錄音錄像﹔征集海內外已經去世或年事已高的名家的錄音資料。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組織力量對老唱片進行清洗翻錄。

  從1991年起,在當地文化和教育部門共同推動下,南音走進中小學音樂課堂,並編輯出版《泉州南音基礎教程》等教材。每年暑期,舉行中小學生南音比賽,培養了一大批南音新苗新秀。近年來,已建立常設性的南音社區活動平台50多個,進校園、進社區開展公益性演出、講座、培訓、展覽等1100多場。泉州師范學院於2012年開辦了全國首個南音研究生院。

  加強國際交流,充分發揮南音的鄉情紐帶作用。泉州先後舉辦了12屆南音國際大會唱,組團參加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以及我國港澳台地區的大會唱活動。同時加強數字傳播,創辦泉州南音記錄網站“泉州南音網”,日均訪問量7000多人次,並上傳《泉州弦管指譜大全》和《泉州南音基礎教程》等全本電子曲譜,開發智能曲譜,方便廣大南音愛好者對古樂的學習、理解。

  此外,泉州市注重加強南音的學術研究。泉州師范學院、福建師范大學相繼建立南音文化傳承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舉辦南音國際學術研討會。有關部門組織出版了《泉州南音(弦管)集成》,並開展南音傳承保護搶救研究、南音文化推廣和國際傳播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朝鮮族農樂舞:傳承建檔案 傳習進校園

  朝鮮族農樂舞是一種融音樂、舞蹈等為一體,在歲時儀式和節慶活動中展現的綜合性民族民間藝術,是朝鮮族最具代表性的藝術表演形式之一。農樂舞淳朴粗獷,表現了朝鮮族人民渴望豐收、吉祥、幸福的美好願望。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農樂舞完全融入朝鮮族百姓的生產和生活,成為民族符號和象征。2006年,朝鮮族農樂舞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0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朝鮮族農樂舞在吉林省汪清縣一帶廣為流傳。汪清縣將朝鮮族農樂舞列入“十一五”“十二五”文化發展規劃,採取民間參與和政府扶持相結合的形式,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農樂舞的保護、傳承和弘揚。

  打造一個品牌,組建兩支隊伍。當地政府為農樂舞團隊免費提供活動場所,10年來累計投入400多萬元用於購置農樂舞設施、設備,建立動態保護機制,將農樂舞打造成汪清民族文化事業發展的品牌。2007年,汪清縣特批了25個事業編制,組建了專業表演團隊——汪清縣象帽舞藝術團,每年還投入一定資金供藝術團編排節目、購置道具等,促進了農樂舞的傳承發展。汪清縣象帽舞藝術團成立至今先後榮獲“荷花獎”“金穗獎”等10余項大獎,赴美國、俄羅斯、意大利、韓國等國家和我國港澳台地區進行文化交流10余次。2010年,汪清縣充分動員社會力量,組建了“老年農樂舞藝術團”。這個團隊的成員雖然已是頭發花白,但舞起長長的象帽彩帶,仍能讓觀眾看得如醉如痴。

  成立保護傳習中心,建設培訓傳承基地。2009年,汪清縣成立了朝鮮族農樂舞保護中心,通過深入挖掘和研究農樂舞的起源及演變過程,組織開展農樂舞記錄工作,建立了較為完備的項目檔案。從2009年起,汪清縣相繼在學校、企事業單位、鄉鎮村屯、社區成立了32個農樂舞培訓基地,並發放服裝、象帽、手鼓等設備,實行傳承基地輔導員業務包保的工作模式。從2015年起,汪清縣開工建設了中國朝鮮族農樂舞非遺傳習中心,總投資3102萬元,佔地面積3117平方米,建筑面積3200平方米。2017年,汪清縣文化館成功申報為省級非遺傳承基地,集中展示農樂舞文化和朝鮮族民俗、民風、民情。

  培養一批骨干,搭建兩個平台。汪清縣每年組織開展“傳承人大講堂”活動,開設公益培訓班,以傳幫帶的形式傳授表演技巧,培養了一大批骨干人才。從2010年起,汪清縣每年舉辦“汪清縣象帽舞大賽”和朝鮮族民俗活動展演,為農樂舞宣傳和保護積極搭建平台。

  結合素質教育,走進中小學校園。自2015年起,當地政府在汪清縣第一幼兒園、第二小學、第五中學、職業高中等全縣13所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建立了農樂舞培訓基地,每年在10所農樂舞培訓基地學校進行展覽﹔定期組織農樂舞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及汪清縣象帽舞藝術團面向中小學及幼兒園師生開展農樂舞展演活動﹔結合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積極組織農樂舞進校園,開展傳習活動,累計培訓5000人次﹔逐步完善中小學及幼兒園農樂舞培訓基地建設,讓非遺進校園活動逐漸常態化,打造了普及非遺知識的新品牌。

  同時,為了讓非遺扎根社區、扎根民間,汪清縣精心策劃“農樂舞傳習大講堂”活動,選定縣內10個社區作為試點,組織農樂舞代表性傳承人為社區居民定期授課,將農樂舞培訓免費送到居民門口,為居民提供學習平台。

  陳氏太極拳:常態化推廣 多渠道傳播

 

  數百年來,陳氏太極拳世代沿襲,不斷發展,深受國內外太極拳愛好者的喜愛。2006年,太極拳(陳氏太極拳)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近年來,河南省焦作市文化館(焦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作為該項目的保護單位,積極開展挖掘、整理、宣傳、展示等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

  從2005年起,焦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就著手對陳氏太極拳的相關歷史文獻、珍貴史料等進行精細化挖掘、收集,對歷史淵源、傳承譜系等進行嚴謹的調查考證,掌握了第一手資料。2009年,在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中,對陳氏太極拳的傳承譜系等進行查漏補缺,搜集了大量翔實的資料。目前,該中心已建立項目檔案100余冊,挖掘、搜集陳氏太極拳相關書籍文獻500余本,實物資料近3000件,均存放於位於溫縣陳家溝的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太極拳博物館。2014年,該中心成立了太極拳數據庫建設專項工作小組,搜集查閱文字檔案1萬多卷、視頻材料8000多盤、圖片資料3000多張,最終錄入數據資源22.2G。

  焦作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加快太極拳發展戰略規劃》《關於在全市推廣普及太極拳活動的意見》和《關於在全市開展太極拳“六進”活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斷加強展示館、傳承基地、傳習所、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協會的建設,推動太極拳的常態化傳承。目前,陳氏太極拳有省級展示館1個、市級展示館1個、省級傳習所4家、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1家、市級非遺研究基地1家、市級非遺社會傳承基地3家、市級傳習所2家。當地成立了太極拳協會、陳氏太極拳協會、楊氏太極拳協會、和氏太極拳協會、吳氏太極拳協會等群眾社團,全市習練太極拳人數已超過百萬人。有關部門還多次組織開展太極拳大師公開課,開辦名家大講堂,線上微信公眾平台的粉絲量達數萬人。此外,當地每年定期舉辦中國陳家溝陳氏太極拳交流大賽和網絡視頻大賽,吸引了國內外1000多家館校、協會和大批愛好者參與,粉絲達30萬人次。

  焦作市還將陳氏太極拳作為必修課納入溫縣中小學。2014年,有關部門邀請代表性傳承人參與編輯出版了陳氏太極拳十九式、三十八式《太極拳普及讀本》,並面向全市中小學校發放﹔組織代表性傳承人對焦作市中小學體育教師開展太極拳文化及陳氏太極拳十九式、三十八式的教學培訓﹔鼓勵代表性傳承人定期開展培訓、收徒,並對偏遠地區太極拳協會學員開展培訓。截至目前,焦作市500余名太極拳師在海內外開辦太極武術館及加盟武館640余家,每年赴國內外開展授拳活動達600余次,助推了太極拳在世界各地的傳承普及。

  焦作市構建了全方位的太極拳傳播方式,例如,舉辦“2017世界百城千萬人太極拳展演”活動。此項活動在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啟動,沿“一帶一路”,在國內165個城市和國外25個國家的30個城市開展傳遞演練。活動期間,太極聖火在百城連續傳遞,太極拳愛好者熱情高漲,共有1000萬人參加展演。同時,借力國際、國內各類主流媒體,全方位宣傳太極拳文化,先後在《探索發現》等中央電視台品牌欄目中播出太極拳節目30余期。

  與此同時,焦作市注重加強理論研究,組織開展了“中國河南國際太極拳文化研討會”“焦作市太極拳文化研討會”“中國首屆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大會”等多項研討活動﹔組織專家、傳承人編撰了《太極拳普及讀本》《太極拳文化研討會論文集》等,共出版了300多冊圖書及600多套光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