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四川省涼山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達久木甲建議,支持民族地區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達久木甲表示,民族地區大多地形地貌獨特、氣候類型多樣、生態環境良好、自然景觀優美、民族文化豐富,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但與發達地區相比,民族地區旅游業發展面臨起步晚、基礎差、發展水平低等問題,交通基礎設施落後,旅游建設資金缺乏,專業人才匱乏,且優質旅游資源大多集中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范圍內,旅游開發項目面臨審批難、落地難問題,嚴重制約當地文化旅游資源開發。
為此,達久木甲建議,促進民族地區旅游業發展,一要健全完善民族地區旅游發展領導機制。探索在民族地區成立以黨政領導為組長的旅游發展委員會,建立黨政統籌齊抓共管、部門分工負責協同推進的旅游工作格局,徹底改變民族地區文化和旅游部門單打獨斗“小馬拉大車”局面。二要建立健全民族地區旅游多渠道投入機制。出台財政、金融支持民族地區旅游業政策,設立民族地區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優先將民族地區重大文旅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允許民族地區政府成立旅游發展基金。出台民族地區“金融+文旅”幫扶措施,推動金融部門在提供專項信貸資金、緩解還款壓力、實行減費讓利、開通信貸綠色通道等方面精准發力。出台支持民族地區中小微文旅企業發展優惠政策,開發面向民族地區文旅中小微企業的創新金融產品,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三要建立民族地區旅游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將民族地區旅游人才培養納入教育扶貧規劃,出台民族地區免費旅游人才培養政策,按照“免費師范生”培養模式,培養民族地區本土旅游專業人才。設立民族地區旅游人才培訓專項資金,加大民族地區旅游人才培訓力度,通過挂職鍛煉、高校培訓、考察學習、線上培訓等方式,提升民族地區旅游人才業務素質。四要加大民族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民族地區高速公路建設,盡快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加快民族地區國家開放口岸機場建設,促進入境游發展﹔加快民族地區通用機場建設,助力發展航空旅游。加快民族地區景區景點公路建設,提高通達能力。五要放寬民族地區旅游開發硬約束。適當調整民族地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范圍,在不影響生態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將旅游資源品質高、具備開發條件的地區調整到實驗區范圍內,加快旅游資源開發,將民族地區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簡化民族地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省級風景名勝區規劃審批、用地審批程序,解決風景名勝區旅游項目審批難、用地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