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的重要指示,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毛南族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韋震玲非常激動。她第一時間將相關消息轉發到家族微信群,和大家分享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並在朋友圈寫道:“激動!感動!行動!”還配上了“撒花”“加油”等網絡表情,不難看出其歡欣鼓舞的心情。
韋震玲的家鄉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今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是我的家鄉實現全面脫貧的關鍵之年。雖然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但決不能阻擋全體毛南族兒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奔向更加美好生活的腳步。脫貧摘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階段性目標,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和鼓勵下,我們全體毛南族兒女將以整族脫貧為新起點,不鬆勁、不停頓、不懈怠,繼續奮斗,向著鄉村振興目標沖刺,與其他各民族一道走上富民強國之路。”在接受《中國旅游報》記者線上採訪時,韋震玲如是說。
韋震玲表示,自己是跟隨父輩腳步走出大山的毛南兒女,要講述毛南族的美麗故事,傳遞毛南族的動人聲音。“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科學領導下,近年來,我們毛南山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態環境更加優美,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韋震玲說,環江縣山水秀美,民族風情濃郁,旅游資源豐富,還有很多優質的農特產品。“我家周邊就有許多讓我至今魂牽夢繞的美麗景色。現在,這些地方都受到了良好保護,有些還得到了合理開發。比如著名的木論喀斯特自然保護區已經成為蜚聲國內外的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月亮山、牛角寨也已經被開發為旅游景區。此外,家鄉還有許多亟待開發利用的旅游資源,如野豬溝、九萬山。”
“除了美麗的自然風光,家鄉濃郁的民族風情、神秘的毛南淵源也讓人難忘。”韋震玲說,作為毛南族的發祥地,環江至今保留著原始、古朴的生活方式。每年農歷夏至後第一個辰日(龍日)前後舉行的分龍節是毛南族同胞最盛大的節日,也吸引了眾多游客。
雖已離鄉多年,但毛南山鄉的美食一直讓韋震玲念念不忘。“家鄉的美食是我無論到了哪都舍棄不了的味道,我常常想盡辦法從老家托人帶來美食以解鄉愁。毛南山鄉的美食特別講究食材的自然純真,所有精華常常藏在那一碗清香而帶著自然氣息的蘸水裡。所有來自山野的食材經過泉水香料的蒸煮,切塊切片後過一下那碗蘸水,都是神奇的美味。家鄉的香豬、香牛、香粳米、香鴨都是出了名的食材,家鄉人民精心烹飪的鴨粑、血腸、豆腐圓、酸脆豬耳朵等特色美食,更是吸引過客再返環江的好物料……”
“可以說,我的家鄉處處是美景,處處有風情。‘世遺環江,多彩毛南’是毛南山鄉最真實的寫照。歡迎大家到我的家鄉游玩,來領略我們的美麗山水,感受我們的民族文化,傾聽我們的脫貧故事。”韋震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