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隨著疫情緩解,作為旅游大省的雲南正在穩步推進文旅行業復蘇。
眾所周知,雲南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專職副主席白庚勝帶來一份《用數字時代新思維構建西南聯大文化IP,政企合力打造文旅融合經典》的提案,讓人們注意到擁有秀美風光的西南地區也有亟待發掘的歷史文化資源。
作為土生土長的雲南人,白庚勝認為,雲南除現有文旅景區外,還可打造西南聯大、雲南陸軍講武堂、滇西抗戰戰場、滇緬公路等現代歷史文旅景區,以及元謀人、古滇國、南詔、大理國和關隘、屯軍等古老歷史文旅景區。“尤其是西南聯大文旅景區,可開發成大型文旅群落,做多向度、多層次、多形式的保護、傳承、利用,助推民族團結與生態示范區建設。”他說。
去年8月,由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指出,要推動旅游景區提質擴容,打造一批高品質旅游景區、重點線路和特色旅游目的地,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出游選擇,合理調整景區布局,優化游覽線路和方式,擴展游覽空間,推進“互聯網+旅游”。
雲南作為旅游大省,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文化遺產非常豐富,吸引了國內外大批游客。去年上半年,全省累計接待國內游客3.95億人次。2020年雲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雲南正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強省”邁進,通過全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啟動建設大滇西旅游環線,深入推進整治亂象、智慧旅游、提升品質的旅游革命“三部曲”。
白庚勝認為,雲南文化旅游自然資源豐富,既有不同少數民族的多元文化,還有豐富的人文歷史題材。西南聯大、滇越鐵路、飛虎隊等都是很好的文化IP。其中,西南聯大是極重要也極具歷史意義的文化資源。“因為它不僅代表雲南,也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文化精神。”他說。
履職3年來,白庚勝在調研中發現,現有的依托西南聯大舊址和一些歷史遺跡形成的旅游線路,已取得一定成績,但仍缺乏系統的開發思路,沒有具體的規劃和戰略。
白庚勝認為,想要精准抓住疫後旅游發展黃金期先聲奪人,活化文化IP是重要抓手。以故宮為例,正是由於近年來不斷活化IP,通過系列化故宮文創、餐飲業態、影視綜藝,在實現經濟價值的同時也賦能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白庚勝認為,活化西南聯大文化IP,要以新文創思路探索文旅融合形式。“文旅與傳媒融合,一是要文化為尊、內容為王、精神至上﹔二是要依托市場,打造品牌,實現價值﹔三是要科技武裝,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5G技術,實現虛實結合、古今貫通、遠近聯通、線上線下結合的全天候深度文化旅游﹔四是實現政企學研聯手,構建生產、消費、推廣、觀光鏈條,增強創意、管理、服務能力﹔五是向省外、國外延伸影響力,將州市域、區縣域資源按主題進行整合發酵,形成巨大勢能。”他說。
數字技術的發展為文旅融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這方面,雲南走在全國前列,首創的“一部手機游雲南”模式已經成為全國各地旅游景點效彷的對象,以“一部手機游雲南”為代表的智慧景區和智慧旅游的建設,做出了積極可行的探索。截至今年5月中旬,“一部手機游雲南”APP下載量超過230萬次,使用人次超2000萬,小程序集群累計訪問量突破1700萬人次。雲南利用數字技術展開的數字文旅實踐成效顯著,已直接帶動“雲南旅游”網絡搜索頻次同比增長1154%,環比增長725%。“下一步在西南聯大的IP開發上也需要貫徹這種新文創的思路,讓西南聯大不僅活在歷史中,也活在年輕人的心中,讓西南聯大裡的學者成為新時代年輕人的偶像。”白庚勝說。
上一篇: 全國人大代表邢利民:鼓足干勁,再出發、再奮斗! |
下一篇: 全國政協委員栗桂蓮:在戲曲中感受晉風晉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