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2020全國兩會 > 代表委員話文旅
代表委員話文旅
全國政協委員栗桂蓮:在戲曲中感受晉風晉韻
發布時間:2020-05-24 18:48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0-05-24

  “山西是戲曲大省,疫情期間,網絡文藝正以前所未有地迅速發展。如何讓傳統戲曲借力互聯網從固有觀眾群體中走出來,走進廣大年輕人的心中,已成為戲曲工作者在演好戲、練好功、寫好本子、搞好研究之外的又一項重要任務。”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晉劇院藝術總監栗桂蓮表示,她多次提交提案,呼吁加大地方戲曲的傳承保護力度,並走進學校,從演出劇目的精選、教學的多樣方式上著手,希望讓年輕一代多接觸戲曲、了解戲曲。近年來,為了更適應年輕人的欣賞習慣,山西省文藝院團、研究機構等進一步建設網絡陣地,打造網站、微信公眾號,以及山西數字戲曲博物館、山西演藝票務等一系列線上相關服務。

  栗桂蓮介紹,疫情發生後,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迅速組織開展“陽光春風驅魔疫 三晉文旅在行動”疫情防控主題系列創作活動,在網絡廣泛傳播《偉大中華永向前》《不負韶華 中華夢圓》等晉劇、京劇、蒲劇、上黨梆子、北路梆子戲曲作品,還整合數字文化藝術資源,推出“抗擊疫情山西文旅在行動”“‘雲’上聽曲看大戲”等在線劇院專題,開辦“藝術之旅”雲講壇,一系列在線藝術服務內容滿足了文藝愛好者的知識需求,掀起了網上戲曲觀演的熱潮。

  “停演不停功,停演不停練,客廳地板上一塊簡單的瑜伽墊,就是一個練功場。”栗桂蓮表示,往年同時間,各地院團早已開啟了送戲下鄉、走基層的繁忙演出,而疫情期間情況特殊,院團的排練也轉往線上,為劇團全面復工復產奠定良好基礎。

  特殊時期,直播成為院團將演出“面對面”呈現給觀眾的新舞台。戲曲名家和青年演員紛紛成為“直播新秀”,開設雲課堂、直播演出,在直播間為網友演唱的同時,插入戲曲知識的普及和講座,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粉絲”。近日,運城市蒲劇團開展的“空中蒲苑”網絡直播首秀吸引了11.6萬人次“雲端”同賞一台戲,點贊量近50萬。如今,山西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生活秩序也在穩步恢復,山西文藝在“雲”上積攢的工作熱情在線下逐步釋放,轉化為全省文藝繁榮發展的強勁動能。

  雖然互聯網逐步成為山西戲曲又一傳播平台,但現場觀演仍是大家最期待、最歡迎的觀演形式。“免費送戲進景區非常有意義,既可以走到群眾中間,為大家服務,也可以讓外地的游客感受晉風晉韻魅力,了解山西、愛上山西。”栗桂蓮介紹,2019年以來,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改革創新,在“免費送戲下鄉”的基礎上,探索文旅惠民新形式,圍繞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在全省啟動“免費送戲進景區”活動,讓更多游客和網友共享文化惠民政策,同時了解具有濃郁特色和魅力的山西韻味。此外,山西省還開發“看大戲,游山西”文旅精品路線,提供優質公共服務,提升三晉文旅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近日,為了應對疫情、推動藝術創作繁榮、促進旅游復蘇、探索文旅融合,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啟動“唱游三晉”山西省原創音樂推廣活動,通過推廣山西音樂,歌頌三晉人文風光,介紹山西文化底蘊和名勝古跡。據不完全統計,首期活動線上受眾有500多萬人。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栗桂蓮為今年兩會准備了《堅定文化自信、堅守傳承戲曲責任》和《建議進一步加強戲劇師資培養和戲曲數字化工作》兩個與戲曲有關的提案,為地方戲曲文化的傳承盡最大的努力。栗桂蓮說,她同時在積極籌備今年下半年的首屆晉劇節,推進“推新人、出新戲”計劃,建立山西省晉劇院博物館的籌備工作也在落實當中,期待早日登台為群眾演唱,為人民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