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在聯組會上第一個向習近平總書記做匯報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話劇院副院長田沁鑫至今仍清晰記得當時的情形:“我第一個發言,心情緊張又激動。這也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傾聽總書記的講話和指示,我很努力地做了很多筆記。”
“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一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聯組會上提出的“四個堅持”,田沁鑫不僅銘記在心,更在一次次創作中堅定踐行著。
2019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發表5周年之際,經過300多個日夜的奮斗,廣大文藝工作者用音樂舞蹈史詩《奮斗吧 中華兒女》為人民樹碑,為新中國立傳,為新時代放歌。作為音樂舞蹈史詩副總導演的田沁鑫在其中負責戲劇部分的創作。
“在《奮斗吧 中華兒女》的台前幕後,從主創團隊、明星主演,到群舞演員、後勤工作人員,雖然排練演出異常勞累,但每個人都堅守崗位。這台晚會是匯聚人心、凝聚力量的最好體現。”田沁鑫說。
戲劇部分的創作中,兩個段落讓田沁鑫記憶猶新,一是“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烈士的事跡,一是汶川地震中年齡最小的救人英雄小林浩的故事。“郭永懷用生命詮釋了信仰和初心的力量,這份力量也感染著每位創作者。”田沁鑫說,“而小林浩被解放軍戰士從地震現場救出,到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串聯起汶川抗震救災和北京奧運會兩個大事件。這些段落,每次演出都能收獲熱烈的掌聲,每次看我都熱淚盈眶。這也證明,真實最能打動觀眾。”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作為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全國現實題材及革命歷史題材舞台藝術重點項目,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市政府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聯合打造的民族歌舞劇《扶貧路上》正在緊鑼密鼓地創作。田沁鑫擔任該劇的總編劇、總導演。為了更好地捕捉扶貧路上的動人身影、講好脫貧攻堅一線的感人故事,田沁鑫帶領主創團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幾進百色採風,一次次被脫貧戰線的故事打動。
歷經數次創作會議,2019年6月中旬,《扶貧路上》定稿劇本創作完成。2019年6月17日凌晨,時年30歲的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遭遇山洪不幸遇難。噩耗傳來,田沁鑫帶領部分主創成員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在黃文秀的遇難地點實地考察採風。
在黃文秀生前駐村扶貧的百坭村,在其辦公室牆上,她的笑容依舊定格在照片中,簡陋的宿舍床鋪收拾得干淨利落,床邊整齊地擺放著運動鞋,好像她從未離開……
考察採風中,田沁鑫等主創團隊深受感動:這裡還有黃文秀未竟的事業,這份堅定的信念要傳遞下去。《扶貧路上》劇組迅速調整劇本結構,確定了以黃文秀為原型的創作方向,以銘記“時代楷模”黃文秀、還原她事跡的形式,致敬奮戰在扶貧路上的駐村干部、第一書記以及犧牲在扶貧崗位上的770余位一線干部。
為了迎接建黨100周年,田沁鑫還在做著電影《紅色的起點》的籌備工作。“時代需要我們文藝工作者,需要我們用創新的意識,更積極地講好中國故事。”田沁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