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2020全國兩會 > 代表委員話文旅
代表委員話文旅
全國政協委員王春法:雲端盛宴,引領博物館發展新業態
發布時間:2020-05-25 10:20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0-05-25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據統計,一季度文化及相關產業總收入下降13.9%,5000余家博物館全部閉館,損失明顯。“但‘互聯網+文化’逆勢上行,一季度文化新業態營收逆勢增長15.5%。疫情中‘關上門’的博物館主動作為,在線‘打開窗’,積極在線上為公眾提供‘雲端文化盛宴’,向社會傳遞大愛,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堅定信念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說。

  防疫閉館期間,為滿足廣大公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國家博物館提供的文化服務從未間斷,並積極探索用新媒體新技術將數字資源轉化為雲端文化“新供給”,通過“雲”游直播活動探索文旅融合的“新經濟”,引領文博“新業態”。

  在雲端,通過官網、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線上端口,國家博物館打造了“雲端國博”,圍繞“好展、好課、好文物”三個重點方向,盤活數字資源並深度加工,在線營造“雲看展”這一游覽博物館的新模式。其中“國博邀您雲看展”聚合起60余個精品展覽專題網頁、40余個虛擬展廳、50多部展覽相關短視頻的優質內容,以“每日一展”的形式帶領網友“雲看展”,微博話題閱讀量突破1.5億次﹔“國博好課”以廣受好評的“國博講堂”為基礎線上開課,力邀廣大公眾足不出戶聆聽文物背後的故事……

  針對國博及眾多博物館在疫情期間的表現,王春法總結提煉出自己的觀點,並寫進了他今年上會《關於支持博物館發展在線業務的提案》:“‘雲看展’‘雲欣賞’為觀眾提供了全新觀展體驗﹔‘雲直播’成為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新方式﹔‘雲課堂’使博物館的社會教育進入尋常百姓家﹔‘雲辦公’‘智慧管理’潛力顯現,進一步提升了觀展體驗。”

  王春法認為,“雲端國博”“雲展覽”“雲直播”不單是應“疫”時之需,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媒體融合“移動優先策略”的具體舉措,是國家博物館在“5G+大數據+雲計算+虛擬/增強/混合現實”等新媒體技術條件下,堅定不移地探索“智慧博物館之路”的鏗鏘腳步。

  “疫情推動了博物館社會服務方式的升級,加速數字化技術與博物館文化資源深度融合,有助於把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加速壯大起來。”王春法進一步建議,加強政策扶持力度。以繁榮博物館在線業務為導向,針對文博周邊領域技術開發、應用創新推出稅收減免等普惠性扶持政策。加強博物館行業線上發展頂層設計與規劃,分級分類提出標准和要求。幫扶博物館解決短期運營困境,緩解博物館的財政壓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及IP授權規范,有效保護各方合法權益。

  “同時,優化基礎設施建設。引導鼓勵小微企業技術創新,推進文化新興產業行業標准制定與試點示范,切實降低中小制造業企業信息化改造和‘上雲上平台’成本。”王春法補充說,協調線上線下服務,提升跨領域融合發展能力。充分挖掘博物館數據資源的潛在價值,全面提升文博行業線上信息消費的質量與水平。積極探索以博物館為文化中樞的文旅多產業跨界融合互通的休閑消費體系,鼓勵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消費模式發展,完善“互聯網+”消費生態體系。加強消費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鄉各級物流基礎網絡布局,提高線下物流能力。(薛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