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吳為山正式提交了3個提案。這是他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履職的使命擔當,也是他一年來,在藝術創作、館藏藏品、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總結與思考。
文化機構的組織者、理論研究者、藝術創作者、文藝工作者,具有多重身份的吳為山一直沒有停下手中的刻刀,用作品記錄事件,用藝術譜寫事跡。因此,不管白天美術館的工作多麼繁忙,晚上的時間他願意留給雕塑創作。2019年,香山革命紀念館剛剛落成,吳為山承擔起創作大型主題雕塑的任務,《毛澤東同志在香山》《共商國是——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百萬雄師渡大江》《勝利的消息》,這些作品都是他結束一天的行政工作後創作的。疫情期間,為了展現沖鋒在前、擔當救死扶傷使命的醫務人員形象,他一直在創作雕塑作品《使命》。吳為山說,醫務工作者用自己的行動,在中國的抗疫史上立下了一座豐碑。
受疫情的影響,今年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紛紛推出“雲展覽”,作為中國美術館館長的吳為山,策劃了“向醫務工作者致敬——中國美術館藏醫護題材作品欣賞”等線上展覽。他說,一塊屏幕就是一個美術館。線上辦館不僅考驗美術館對線下展覽的轉化,更考驗其對網絡、收藏、研究等資源的優化,而且線上美術館沒有圍牆,任何人都可以來到這裡遇見美好。因此,他在今年的提案中提出,應盡快對全國所有的美術館藏品進行數字化梳理、分級收藏、分級保護、分級利用。對於珍貴的美術館一級典藏,要盡快修復一批、展覽一批,努力讓更多的人看到經典的作品,這是美術館工作者必須履行的職責。
作為政協委員,吳為山說,最高興的是他提出來的一些觀點被採納,並能在實踐中實施。去年,還兼任國家教材委委員職務的吳為山提出,將中國美術館經典館藏作品拿出來無償提供給教材出版社使用,並且通過多種渠道提出美育的重要性。去年兩會,他提交了《關於加強新時代美育及其傳播的提案》,提出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彰顯中國傳統美學精神。他撰寫的題為《以美育提升人文素養筑牢文化自信》的文章,獲得986萬次閱讀量、2.4萬點贊量。
在國際文化交流中,吳為山創作的雕塑作品曾多次走出國門,走進意大利、法國、德國、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等20多個國家的城市。這些中國文化名人雕塑,如一粒粒種子,播撒在異國的土壤,生根發芽。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今年兩會,吳為山提交了《關於注重通過藝術加強疫後的國際文化交流的提案》,希望通過藝術加強疫後國際文化交流,講好中國抗疫故事,為推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杜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