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2020全國兩會 > 代表委員話文旅
代表委員話文旅
全國人大代表劉雲志:用藝術書寫“中國力量”
發布時間:2020-05-25 10:24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0-05-25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文藝工作者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強大精神力量。全國人大代表、中央歌劇院院長兼藝術總監劉雲志說:“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所以文藝從來不是可有可無的,尤其是在面對疫情蔓延帶來的恐慌、悲傷、孤立無助的時刻,好的文藝作品具有穩定人心、撫慰創傷、激發斗志的作用。”

  “今年1月底,是抗疫最艱難的時候。一首詩打動了我,我產生了將這首詩做成音樂詩朗誦作品的想法。”劉雲志說,因無法進棚錄制音樂,他就找了以前錄制、演奏的一首小提琴曲,由作曲家印青創作,再由中央歌劇院朗誦藝術家康庄配合著音樂呈現的韻律朗誦,這就有了現在這首廣為人知的《中國力量》。劉雲志說:“大家雖然沒有見面,但隔空合作完成了作品。這部作品傳達著冷靜和理智的情緒,我希望它以堅定的信念減少人們的恐慌和憂慮,給人們以安慰和力量。”

  在劉雲志看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能停留在形式層面。“藝術來源於生活、來源於人民,就應該服務時代、回饋大眾。藝術創作不是單純的技術和藝術的問題,更是一種世界觀。它是對時代的理解、對人民需求的理解、對民族步伐的理解。”劉雲志表示,中央歌劇院在原創民族歌劇創作方面,不僅是推動者,也是踐行者。2019年10月,中央歌劇院大型原創歌劇《道路》在北京首演。該劇題材聚焦歌劇領域罕見的重工業題材,以現實主義的時代情懷塑造了一批批自強不息、頑強奮斗、努力拼搏、心懷家國、勇攀高峰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中國重工業人形象。

  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劉雲志表示,為了更好地盡職履職,首先要增強學習的自覺性,且緊密聯系實際工作,做好本職工作是履職盡責的一個重要部分。2019年,他先後多次進行調研、參加會議,把這種學習化為一種精神指導和力量。

  多年來,劉雲志所提建議皆與國家的文化建設、藝術發展有關。2019年,劉雲志提出“提高藝術家待遇”的建議。他指出,文藝創作今後的主要矛盾就是要解決質量“高不高”的問題。要解決這一矛盾,首先要解決文藝人才面臨的問題。劉雲志說:“我是人大代表,又是院團管理者,面臨本團的壓力,同時看到一些地方院團也存在相同的問題——待遇低留不住人。所以,我建議各級政府從立法角度監督文化投入,根據各地經濟情況加大文化投入,提高藝術家待遇。”

  在文藝創作方面,劉雲志坦言,藝術家的最大理想是站在全人類的高度去思考,提高文藝創作質量,為人類貢獻不朽作品,為世界文明發展和人類進步作出貢獻。“作為一線文藝工作者,一定要發揮個人的藝術才能,不斷推出緊扣時代主題,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爭取能留下一個留得住、傳得開的作品。”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