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鄔成香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第3年,是她調入江西省歌舞劇院的第31年,也是她擔任江西省歌舞劇院院長的第3年。作為一名在基層工作近40年的戲劇人,鄔成香對院團的生存、發展有著近乎本能的觀察和感觸,她的建議大多也與院團發展相關。
鄔成香今年全國兩會遞交的兩份建議:一個是對現有國有文藝院團管理辦法進行補充、完善的建議,另一個則關於建立地方戲曲名家專家庫,希望從長效機制、政府投入等方面給予國有文藝院團支持。
和多數轉制的國有院團一樣,江西文化演藝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江西文演集團”)於2017年9月21日挂牌成立,由14家單位合並組建,其中包括江西省歌舞劇院等5家省屬國有院團。2018年,鄔成香受命擔任江西省歌舞劇院院長,彼時江西省歌舞劇院有110多名演員,其中70多位都屬於外聘人員,沒有演出就沒有收入。她在主抓舞台藝術質量的同時,全力拓展外部市場。不僅如此,鄔成香還通過開展“校企聯姻”為院團儲備人才、為院校培養專業人才。
抵達北京駐地的前一天,鄔成香還在劇院的排練廳指導大型民俗風情交響音舞詩畫《山那邊裡格水那邊》的排演,這是江西省歌舞劇院復工復產後排演的第一台大戲,也符合鄔成香堅持的一手抓業務、一手抓經營的劇團發展理念。“隻有拿出優秀的作品,才能守住自己的招牌,最終實現社會效益和市場效益的雙豐收。” 鄔成香說。
“‘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於培根鑄魂的工作’,去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說的這句話經常回蕩在我的耳邊。我們不僅要竭力打造出‘養眼’的舞台作品,更要讓作品‘養心’。”鄔成香介紹。
精心創作一台能夠拿得出手的精品劇目是鄔成香自上任之後就一直在籌劃的事情。“藝術陣地要守住,作為藝術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向群眾提供優秀的舞台藝術作品,這個陣地我們不去佔領,就給了腐朽、低俗、媚俗的文化可乘之機。”鄔成香表示。
大型民俗風情交響音舞詩畫《山那邊裡格水那邊》是鄔成香“三年磨一劍”的心血之作,同時也是2020年江西文演集團重點劇目,並入圍了2019年國家藝術基金的答辯,計劃參加2020年江西省文化巡禮展的公演。
作品以中華傳統節日(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春節)為構思節點,生動展現了贛鄱客家文化乃至漢文化的豐富內涵,再現了古色古香、土色土香、活色生香的節日民俗現場。“現在洋節泛濫,我希望通過這台劇目,讓觀眾領略優秀傳統文化之美,尋到中華文化之根脈。” 鄔成香說。
疫情期間,江西省文藝工作者並沒有停工,他們始終奮戰在文藝抗疫的第一線。鄔成香說:“疫情期間,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開展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藝術作品創作生產活動,不到2個月,全省新創的戲劇、音樂、舞蹈、曲藝、美術等各類抗疫藝術作品達4700余件,為抗擊疫情貢獻文化力量。與此同時,江西文演集團也在積極組織集團所屬院團開展抗疫主題文藝作品創作。我們江西省歌舞劇院職工積極響應號召,創作演出了《荊楚情》《加油!武漢!》《希望》等8部作品。”
鄔成香說:“疫情發生後,我們不能像醫務工作者一樣奔赴前線,但是可以通過我們創作的歌曲、我們的歌聲為一線的戰士們加油鼓勁、鼓舞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