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2020全國兩會 > 代表委員話文旅
代表委員話文旅
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院長李梅
戲曲旅游可成為展示地方文化的特色窗口
發布時間:2020-05-26 13:40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0-05-26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一直致力於“戲曲+旅游”融合發展,為旅途“游戲”積極呼吁奔走。

  李梅說,近年來,國內旅游市場越來越熱,人們在走出去的時候,想了解當地歷史與文化的訴求也越來越強烈。隻有文化底蘊豐厚的旅游,才能受到游客的青睞,才能在游客中形成深層的影響力和傳播源。而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戲曲傳承著活態的民族文化基因,展現著獨特的中華審美風范,承載著民族的價值認同和情感依賴,體現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將其融入旅游開發,實現“戲曲+旅游”的模式,能有效提升旅游的文化內涵,戲曲和旅游兩相受益並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也將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帶動力之一。

  李梅同時坦言,目前,由於諸多原因,戲曲旅游起步較晚,還沒能有效發揮出其應有的經濟能量,各地對戲曲文化與旅游融合的認識不足,戲曲旅游規模不大、檔次不高,阻礙了戲曲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大力開發戲曲文化旅游市場,不斷挖掘戲曲文化旅游價值,切實加強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不僅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具有極大的開發空間。

  為此,李梅建議,可樹立政府搭台、劇團與企業唱戲的觀念,由政府牽引,合理指導旅游企業與戲曲劇團共同開發旅游景區特色文化資源工程、旅游景區特色文化演藝項目工程等,將文化資源高效地轉化為文化軟實力。

  同時,李梅表示,在實施旅游+文化的過程中,各地應因地制宜,在充分依托各地特色文化資源的同時,深入挖掘旅游項目內在的文化元素,將旅游元素與文化元素完美結合,講好地域故事。比如陝西戲曲中的《劈山救母》《楊貴妃》等,都是以陝西旅游景點為背景創作的經典優秀戲曲作品,深受人們喜愛。這也是講述“陝西故事”的一種極好方式,如能在旅游景點長期演出,或將對擴大陝西文化影響力產生重要作用。

  李梅還表示,開發戲曲旅游,建議以傳統舞台演出為主,以建設戲曲人文景觀和開發戲曲文化旅游紀念品為輔,真正讓戲曲劇目成為文化旅游環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將人們習慣的拍照式旅游變為觀賞式旅游、體驗浸潤式旅游,讓戲曲旅游成為了解當地文化的一個特色窗口。(李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