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2020全國兩會 > 代表委員話文旅
代表委員話文旅
全國政協委員田靜:讓非遺在新時期煥發新生命
發布時間:2020-05-28 15:41 來源:中國美術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美術報 2020-05-28

  《中國美術報》:藝術界是怎樣在抗疫戰役中發揮鼓舞志氣的作用的?當面對社會重大公共事件,如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藝術是怎樣發揮自身力量,與社會各界一同共抗時艱的?

  田靜:今年的疫情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事件,可謂一個“全民大考”,非遺技藝傳承也不能例外。因為從事非遺技藝更多的是傳承手中的技藝,一旦疫情發生,師徒相授的具體過程肯定會受到影響,我們努力通過新的辦法和形式發揮我們自身的優勢,使其正常運作。我認為非遺傳承不光是傳手藝,更多的就是傳師父和徒弟,包括和我們周邊環境的一些關系。疫情期間,我們暫時不能回到工坊,迫於此無奈開了網課,我之前一直認為網課可能無法充分傳授,但沒想到學生們反而更認真地學習,師徒之間的互動也更密切。在這次疫情當中,非物質文化傳承當中的細致滋養大大地體現出來了,也可以說是非遺界一種抗疫的方式。

  《中國美術報》: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今年兩會您的提案涉及到哪些方面?

  田靜:今年兩會我的提案是《關於少數民族地區職業學校增設非遺技藝專業的建議》。在大家看來,“非遺進校園”這兩年非常火,但其實仍停留在傳播層面。非遺根植於鄉土,手藝最好的傳承方式就是在工坊裡跟著師傅進行學習,這樣在實操方面也可以更直接、更全面。所以,需要更好地發揮校園和工坊兩者之間的互補作用。如果非遺技藝能夠真正進校園,既能以正規人才培養方式阻斷非遺技藝流失,又能為年輕人在家鄉就業創業提供更多的機會,還可為傳承人在其中選拔優秀弟子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