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2020全國兩會 > 代表委員話文旅
代表委員話文旅
“戰疫戰貧都要贏!”
——文旅系統代表委員聚焦戰疫戰貧“雙勝利”
發布時間:2020-06-02 14:38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0-06-02

  “我們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付出更加艱辛的努力,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的重要講話擲地有聲。

  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面對戰疫戰貧的雙重重任,如何兌現承諾打贏打好這場硬仗,來自文旅系統的代表委員們正用實際行動啃下“硬骨頭”,為取得勝利做最後的沖刺。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認為,未來應注重通過藝術加強國際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抗疫故事,消除誤解,增進理解,共同發展,“藝術沒有鴻溝,沒有距離,加強線上線下的展覽,是全世界藝術家和人民共同戰疫的一種需求,也體現了文化和藝術的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院長駱芃芃表示:“在這場戰疫中,有許多藝術家用自己的方式支持、鼓勵英雄,撫慰他們疲憊的身心,用藝術作品鼓舞奮斗在一線的工作人員、醫務工作者,為打贏這場抗疫戰助力。隨著疫情逐步控制,有信心也有決心和全國人民一起,把防控工作做好,把專業工作做好,把中國篆刻藝術更好地傳承下去、傳播出去。”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話劇院副院長田沁鑫看來,經歷本次空前的疫情危機,全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不畏艱難奮勇向前,涌現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對文藝工作提出的要求,更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面對國內外復雜環境,文藝工作的緊迫任務。”

  “戰疫戰貧,兩不能誤,而且都要贏!”這是廣大代表委員們的普遍心聲。在戰疫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後,戰貧的“大動作”也在緊鑼密鼓推進。

  針對鄉村地區文化建設在如今取得積極成效的同時還存在著的一些突出問題,吳為山提出了一些想法:深度對接鄉村振興戰略,牢牢把握農村文化建設有利契機﹔創新農村文化建設思路舉措,著力提升服務效能﹔著力提升群眾性文化活動內涵,進一步豐富農村群眾文化生活﹔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傳承發展,大力弘揚農村地區優秀傳統文化﹔樹牢融合發展理念,推動農村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互促共進﹔切實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充分激發農民群眾文化自主性。

  經過一年多的創作採風和籌備,民族歌舞劇《扶貧路上》已完成劇本、作曲、舞美創作,進入排演階段。該劇刻畫了犧牲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廣西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事跡,濃縮呈現全國扶貧戰線工作者的面貌。“感謝她閃光的人格,賦予了創作無限靈感與精神內涵,無時無刻不打動著我。”作為該劇的總編劇、總導演,田沁鑫表示,“這裡還有她未竟的事業,我們要把這份堅定的信念傳遞下去。”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這已成為做好扶貧工作的共識。”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常務副主席徐裡說,“在國家大力氣改善貧困地區物質條件的同時,當地文化和精神層面的缺乏仍比較突出,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和規劃,以更好地服務於整體扶貧工作全局。”

  徐裡認為,相關宣傳文化部門應積極調動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通過戲曲、山歌、相聲、小品、美術、書法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加大力度宣傳在防疫抗疫和恢復生產生活中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人物、真抓實干的“第一書記”、致富帶頭人等先進典型人物,有針對性、創造性地開展扶貧工作的宣傳引導,並運用好新媒體、新媒介,以群眾樂於參與、便於參與的方式,切實幫助貧困群眾克服“窮自在”和“靠著牆根晒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等落後思想,調動他們主動脫貧、艱苦奮斗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圍繞脫貧攻堅的沖刺階段如何制定精准到位且切實可行的文化扶貧舉措,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作協副主席李掖平提出,要用文化扶貧打通脫貧攻堅的“最後一公裡”。

  “要用具有鮮明針對性的國內外經濟的新資訊、新觀念、新常識、新理性,大力引領和提升貧困人口的綜合素質。”李掖平表示,應有序推進文化志願者的培訓工作,形成一支具有廣博愛心和奉獻精神的志願者隊伍。

  “移民搬遷使我走出大山,互聯網使我實現了夢想。知識就是力量,文化改變人生。脫貧要注重精神和文化層面的提升。”這是全國人大代表、農民作家馬慧娟的心聲。

  “加強村文化協管員隊伍建設迫在眉睫。”馬慧娟認為,基層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硬件設施已普遍到位,但仍缺少“文化專員”。因此,她建議在鄉村設置專人引導農民參與鄉村文化活動,提升其文化素養和知識水平。“村文化協管員首先要懂互聯網,能向村民普及互聯網知識,同時還要有充分的文藝知識儲備,帶動村民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馬慧娟說。(薛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