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 權威解讀
權威解讀
以新發展理念全面開啟現代化新征程
發布時間:2020-11-19 16:35 來源:人民論壇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人民論壇 2020-11-19

  【摘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及“十四五”規劃《建議》勾畫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吹響了開啟現代化新征程的號角。理念指導行動,站在新的歷史坐標上,推進現代化必然需要理念的更新。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要求我們對“現代化”作出清晰定位,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十四五”規劃 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格局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識碼】A

  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要對“現代化”作出清晰定位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多次提及“現代化”一詞,明確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指出:“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既要體現社會主義的要求,也要反映進入新時代後的經濟特征,其特性主要涉及四個方面的定位。

  一是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定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要明確以人民為中心的定位,即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向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的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藍圖明確了人民生活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按此要求,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定位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現代化以提高人民福祉為標准。基本實現現代化就是使人民生活更為寬裕,而到全面現代化時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其次,現代化是注重人的現代化,滿足人民對文化、精神、健康、生態等多方面的現代化需求,即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最後,現代化以實現共同富裕為主要特征。基本實現現代化階段,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而到全面現代化階段,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顯然,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共同富裕逐步實現的過程,體現共享發展理念。

  二是現代化的起點定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在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推進的,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起點。在這個起點上,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人民群眾全面擺脫貧困。在此背景下推進的現代化是要解決新起點上的新矛盾,也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為此,既要在推動消費升級基礎上促進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增長,又要著力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體現協調發展理念。

  三是現代化的目標定位。已有的現代化理論將現代化定義為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追趕先行現代化國家的過程。發達國家所達到的現代化水平和走過的道路也成為發展中國家的樣板。現在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是這個現代化定義是否適合我國進入新時代後的發展實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以“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目標。這一目標定位顯然有別於甚至高於發達國家的現代化。基於趕超目標,不能隻停留在依靠模彷、引進和採用先行國家創新的現代科學技術來推進現代化,而需要推進自立自強的科技現代化。

  四是現代化的道路定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即我國的現代化不能走西方國家走過的浪費和掠奪資源的現代化道路。綠色發展和創新發展是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鮮明特征,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與西方國家現代化的根本區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被概括為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簡稱“四化同步”。在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的同時,“現代化”也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第一,新型工業化以建設制造業強國為目標。我國已經成為制造業大國,傳統意義上的降低農業比重的工業化任務在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階段已經基本完成。根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工業化的目標是“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即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進階,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工業轉向低消耗、低排放的綠色化﹔二是產業基礎高級化,即在機械化基礎上向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發展高端制造業,由世界工廠發展為世界高技術研發中心﹔三是產業鏈現代化,產業邁上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第二,信息化以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為目標。智能化、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不斷涌現﹔信息網絡技術和服務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使各個產業的技術基礎發生革命性變化。這正是現在我國所面臨的現代化關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僅要求發展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還要求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現代工業和服務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化為支撐,以信息化推動產業創新,通過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升級改造。

  第三,城鎮化以城鎮城市化為目標。中國已有的城鎮化基本上屬於農民進城的城鎮化,現在這一意義上的城鎮化已經基本到位,未來,我們需要根據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要求,推進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現有的大中城市無力解決數量巨大的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可行的路徑是農業轉移人口進入當地城鎮實現市民化,這就提出了城鎮城市化的要求——增強小城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集聚的城市功能。城市是現代化的中心和策源地,是科技和文化的創新中心,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集聚地,同時也是周邊農村現代要素的集散地,因此可以將其現代化勢頭和要素推向農村,帶動農村的現代化。

  第四,農業農村現代化以發展現代農業為目標。《建議》指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按此要求,農業農村現代化有兩個理念轉變。一是改變農業發展范式,即由農產品“數量剩余”范式轉向“品質和附加值”范式,涉及農產品的品種優化、品質提升,以及農業全產業鏈中的產品附加值提升,由此構建與居民消費快速升級相適應的高質高效的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這種發展范式下的農業可能改變自身的弱勢地位。二是改變發展農業農村的路徑。新時代的農業農村現代化一改過去依靠農業農村外部的發展動力(以非農化發展農業,以城鎮化發展農村,以農業勞動力轉移富裕農民),而是直面農業和農村,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

  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開啟現代化新征程

  “十四五”規劃是開啟現代化新征程的行動計劃,需要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奠好基,這就提出開啟現代化進程的行動問題——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由高質量發展來支撐,因此,應按照新發展理念和新發展格局要求推動其進程。

  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來推動現代化。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現代化的“關口”,是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關鍵性戰略安排,可以為整個現代化建設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現代化經濟體系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現代化的支撐系統,包括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二是現代化的動力系統,包括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三是現代化的國家治理系統,包括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

  中國的現代化需要產業、區域和生態三足鼎立來支撐。開啟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是抓住以信息化為標志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其不僅包括發展體現現代水平的新興產業,也包括採用信息化最新成果的各類產業。現代產業體系的建設,歸根到底是實體經濟的發展﹔而實體經濟的發展需要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的協同發展。

  現代化區域體系要求一方面彰顯城市和發達地區的優勢,另一方面推動城鄉區域協調聯動發展。在我國,無論是小康社會建設還是現代化建設都不可能是齊步走的,現代化的勢頭總是從核心區逐步向周邊輻射和傳導。因此,建設現代化區域體系涉及以下方面:第一,針對尚未達到全面小康水平的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著力推進脫貧攻堅,使其同全國其他地區一道進入現代化的起點,共同開啟現代化進程﹔第二,經濟發達地區在現代化建設中繼續走在前列,彰顯優勢,為全國的現代化探路﹔第三,現代化區域體系要反映各個地區的比較優勢(資源稟賦、文化傳統、產業結構),各個地區也要形成自己的現代化特色﹔第四,先發地區和後發地區聯動發展,先發地區不能孤軍深入,要持續關注後發地區,與後發地區良性互動、融合發展。

  現代化綠色發展體系的基本特征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圍繞建設現代化的綠色發展體系推進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現代化綠色發展體系具體涉及:由資源高消耗、環境強污染和廢棄物高排放轉向綠色循環低碳﹔大力發展綠色技術,通過技術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發展綠色產業,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以創新引領現代化建設。創新引領,核心是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科技進步固然可以依靠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但最前沿的技術是引不進來的,擁有技術優勢的國家會對轉移或轉讓前沿技術持更加謹慎甚至封鎖的態度。隻有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這就對科技自立自強提出要求——應尤為重視基礎研究創新的前沿核心技術。當今世界,技術創新上升為科技創新:科學發現與科學生產應用(尤其是產業創新)幾乎是同時進行的,創新階段上延到發現新技術的基礎研究(知識創新)階段,產業創新已經由工程師時代進入科學家時代,最新科學發現成果迅速轉化為新技術可以實現巨大的技術跨越。由此,《建議》明確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全球科技革命發展的主要特征是從‘科學’到‘技術’轉化,基本要求是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產業化。”應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解決好從“科學”到“技術”的轉化,建立有利於出創新成果、有利於創新成果產業化的機制。

  創新引領現代化需要建設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基礎設施,這是不同於傳統基建的新基建。新基建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二是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三是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

  以新發展格局推動現代化。近年來,外部環境和我國發展所具有的要素稟賦的變化,使得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國際大循環動能明顯減弱﹔而我國內需潛力不斷釋放,國內大循環活力日益強勁。因此,需要轉向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對於一個快速增長型經濟體來說,由流通和消費環節產生的市場需求對經濟的順暢循環尤為重要,因為沒有市場需求就沒有生產。這表明,現代化不能隻是生產端的現代化,還需要消費端的現代化。從推進現代化的行動分析,擴大內需並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戰略基點。為此,《建議》提出要“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內需體系包含多方面內容,因此擴大內需需要多管齊下。第一,內需的內容包括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因而擴大內需就需要擴大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第二,國民經濟循環中的內需不僅涉及消費還涉及流通。因而,擴大內需不僅需要推動消費升級,以消費現代化引領內需擴大,還要建設現代市場,暢通市場流通。第三,國民經濟的內循環不僅包括最終消費需求,還包括產業鏈循環中的內需。這意味著不能隻關注最終消費,還要關注中間消費(生產消費)。

  產業鏈循環由外轉內的關鍵在於產業鏈現代化。產業鏈的內循環需要疏通產業的上下游關系,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更為重要的是,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把科技創新真正落實到產業發展上,建立自主可控的產業鏈﹔要著力攻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如果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就可能實現產業鏈環節的國內替代,促使產業鏈由國外轉向國內,形成產業鏈的國內循環。所謂自主,就是在中國設計和研發、自身系統集成能力和中國營銷等方面體現自主性。所謂可控,即防備受制於人。建立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產業鏈,追求的是競爭優勢,更為關注供應環節的科技水平。某些發達國家在產業鏈上封殺、斷供的環節應該成為部署創新鏈的重點。

  轉向以國內循環為主並不意味著放棄對外開放(國際市場、國際資源都不能放棄),其核心是由出口導向的開放模式轉向內需型開放模式。所謂內需型開放,就是以自身發展需要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目標是增強自身的國際競爭力﹔著力點是發展創新導向的開放型經濟,著力引進創新資源。所謂開放式創新,就是根據創新鏈環節需要,著力引進掌握高端核心技術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時升級外商直接投資。在有序放寬市場准入的同時,注重外資質量。引進的外資應以創新為導向進行選擇:進入的環節是高新技術研發環節,鼓勵外資在中國本土創新研發新技術。新發展格局不排斥產業鏈的國際布局,尤其是以全球價值鏈進入“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的價值鏈,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作者為南京大學商學院經濟學系教授、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