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21年聚焦全國兩會(文化和旅游)專題 > 兩會熱點
兩會熱點
打造中華文化重要標志 合理利用文物文化資源——代表委員談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發布時間:2021-03-15 14:41 來源:文旅之聲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文旅之聲 2021-03-15

  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十四五”時期的重大文化工程,旨在通過集中打造中華文化重要標志,探索新時代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新路。當前,各地正積極推動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全國兩會期間,部分代表委員從重大文化和旅游項目融資、文旅融合、推進鄉村振興等方面,就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出相關建議。

  “如果說建立‘國家公園’保護的是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那麼建設‘國家文化公園’就是保護我們共有的民族文化、民族記憶,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展意義深遠。”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花鼓戲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杜美霜表示,文旅融合是國家文化公園的題中之義,建議培植特色鮮明的文旅融合品牌、打造“非遺+旅游”產品,逐步將“非遺+旅游”培育為一個產業,串聯起地方特色農產品銷售、旅游演藝、民宿體驗、旅游紀念品開發等。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無錫靈山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國平表示,我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文化厚重,建設國家文化公園可以更好整合、保護、留存文化資源,讓大眾在旅游休閑過程中聽到文化之聲、看見文化之美、領悟文化之韻,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增強文化自信﹔可以更好地把文化資源與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創新模式結合起來﹔可以推動規模化的文化和旅游項目建設,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作為旅游企業,我們要進一步融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一方面,利用好自身的平台優勢、對優質資源的解讀和運用能力、對大型項目的運營能力。另一方面,通過技術等賦能,推動更多文化資源轉化為高品質旅游產品,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需求。

  “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意義重大,需要長期大額資金投入,如何解決重大文化和旅游項目融資問題,引進大額長期低息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值得思考和研究。”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賀雲翱認為,可充分運用政府專項債券助力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建議調整優化專項債使用結構,對公益性強的重點文化和旅游項目,予以政府專項債優先使用扶持﹔對使用國家文化公園專項債的項目給予貼息和相關補貼扶持,鼓勵各地項目申報專項債﹔由牽頭省份和相關部門建立文化和旅游專項債券儲備項目庫,建立“實施一批、申報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梯次格局,有序安全推進專項債使用。

  “建設國家文化公園,契合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和資源稟賦,有利於發揮我國在全球的文化比較優勢,也有利於形成集文化保護、生產、消費、生活於一體的多功能復合空間,適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文化生活的需求。”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文化藝術專委會副主任、中國歌劇舞劇院副院長徐麗橋建議,盡快形成完整的國家文化公園體系。“除長城、長征、大運河等大型國家文化公園外,我們還可以依托中小規模的國家重大歷史文化遺產,建設一批中小型國家文化公園,形成大、中、小規模兼具、結構合理的國家文化公園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建議,加快制定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負面清單”,明確禁止性規定和限制性規定,明確哪些東西不能搞、哪些事情不能做。長城博物館建設要統籌謀劃、統一規劃、專業策劃,不能“村村點火、戶戶冒煙”。數字長城再現工程要統一平台、統一標准,共享數據、共享資源,同步規劃、同步建設,不能“畫地為牢、重復建設”“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要控制建筑物改建、翻建、添建和復建,讓長城遺存遺跡遺址盡可能保持原貌和自然狀況。對長城腳下的傳統村落不搞大拆大建,更不搞搬遷重建。要在保護原生態、留下原住民、保留原住房、尊重原產權、使用原材料中見人見物見精神。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要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河北省委副主委、秦皇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志新表示,長城沿線多為山區,各地政府要讓當地農民在參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受益。各地要搶抓機遇,立足當地資源認真謀劃文化和旅游項目,延長旅游產業鏈條,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教務處處長王曉紅說,內蒙古是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省份之一,長城、草原是重要的藝術創作源泉,通過文藝創作及其傳播,可以引導大眾關注國家文化公園、參與國家文化公園的保護和建設工作等。“我將不斷創新,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博物院首席專家魏學峰表示,依托國家文化公園這一載體,可以聚集更多力量,探索更多創新模式,更好保護利用文化遺產。如,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重點省份之一,四川有大量的長征遺址遺跡,但很多遺址遺跡地處偏遠地區,保護經費不足、保護難度較大,其社會價值很難體現出來。通過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可以統籌社會各方力量,在文旅融合中通過大眾旅游市場使文化遺產得到更好傳播和傳承。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師范大學國際旅游文化學院院長殷紅梅認為,通過整合資源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可以推動紅色文化和紅色旅游多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並進,助推文化產業化發展。貴州是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重點省份之一,殷紅梅建議,通過實施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等工程,進一步挖掘整理長征沿線紅色文化資源﹔將革命歷史與文化藝術深度融合,推動紅色旅游演藝作品創新,吸引游客重溫革命歷史﹔以紅色旅游助力鄉村振興,打造“最美紅軍村落”、紅色旅游民宿等﹔推動跨區域整體建設保護,推進“紅色旅游+”創新﹔統籌推進紅色旅游公路建設、文物遺址管控保護、自然生態系統修復治理等重點工作,不斷提升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