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和旅游行業紓困政策專欄 > 地方政策
地方政策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關於印發《關於促進文化和旅游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2-08-11 17:30 來源: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編輯:謝雯
信息來源: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08-11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關於印發《關於促進文化和旅游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京文旅發〔2022〕78號

 

各區文化和旅游局,經開區宣傳文化部,各相關單位:

  經市文化和旅游局研究,現將《關於促進文化和旅游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措施》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全力抓好助企紓困工作落實。

  特此通知。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8月10日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關於促進文化和旅游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措施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發改財金〔2022〕271號)、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於抓好促進旅游業恢復發展紓困扶持政策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辦產業發〔2022〕55號)、北京市政府《北京市統籌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增長的實施方案》(京政發〔2022〕23號)以及市政府辦公廳《關於繼續加大中小微企業幫扶力度加快困難企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措施》(京政辦發〔2022〕14號)等文件精神,加快推出文旅領域助企紓困政策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恢復發展,制定如下工作措施。

  一、落實暫退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政策

  加大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扶持政策力度,對符合條件的旅行社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暫退比例由80%提高至100%。同時擴大享受政策的旅行社范圍,延長政策時間至2023年3月底。

  二、促進文化旅游休閑消費

  7月至9月,組織開展京郊休閑游活動,發放旅游住宿消費券,鼓勵市民京郊錯峰休閑度假。推出消夏延慶、休閑密雲、品酒房山等10個“北京微度假”目的地,打造21條“漫步北京”文旅騎行線路,推出10條“二十四節氣”主題游線路和10條“京郊之夏”精品農事體驗游線路。持續培育北京網紅打卡新文旅消費品牌。加快推進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努力擴大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

  三、進一步優化審批服務

  依法審批,優化服務,針對信用良好的企業實行容缺受理,並在承諾辦理時限的基礎上再縮短3個工作日(告知承諾審批事項除外)﹔對近期到期的文化和旅游市場經營許可證進行延期辦理。

  四、推動文化旅游投融資交易

  聯合北京產權交易所,充分發揮北京旅游資源交易平台作用,設立“北京文旅投融資”專題板塊,為文旅企業和項目招商、融資、股產權轉讓、資源對接、合作推介等提供專業化、系統化、精細化服務。2022年“北京文旅投融資”板塊將面向社會資本、金融資本集中推出一批重點文旅項目,並對北京地區文旅企業挂牌項目免收挂牌費,無償提供投融資咨詢和線上推介服務,進一步降低文旅企業的投融資交易成本,為文旅企業恢復發展提前進行項目儲備。

  五、提升旅游融資擔保服務水平

  利用京郊旅游融資擔保服務體系,對鄉村民宿、鄉村旅游特色業態、民俗旅游戶等中小微旅游企業(戶)採取積極穩妥的擔保策略,協調合作銀行對困難旅游企業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積極做好續貸服務,努力做到應續盡續、能續快續。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鄉村旅游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2022年新申請的銀行貸款由京郊旅游融資擔保服務體系提供擔保的,按0.5%的費率收取擔保費。鼓勵各區為獲得旅游融資擔保的項目提供擔保費補貼和貼息支持。

  六、做好京郊旅游保險服務

  持續推進京郊旅游政策性保險服務體系建設,通過財政補貼80%保費的方式,進一步做好鄉村民宿、鄉村旅游特色業態、民俗旅游戶及3A級(含)以下等級旅游景區的投保續保工作,為中小微旅游企業(戶)復工達產(在疫情結束後及早投入運營)創造良好條件,提升經營抗風險能力。

  七、發揮文化藝術基金扶持引導作用

  發揮北京文化藝術基金導向性、示范性、公益性作用,圍繞舞台藝術創作、傳播交流推廣和藝術人才培養三大領域持續開展資助。對受疫情影響導致項目執行計劃變更的情況,採取適當延長項目執行時間,將線上展演、線上培訓納入結項認定場次,提升中期監督及結項驗收頻次、加快撥付相關款項等措施,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八、加強演出行業紓困幫扶

  將原劇院服務平台政策升級調整為演藝服務平台,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方式,以支持重點劇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間、打造演藝服務品牌為政策目標,精准發力、有效施策,更好地為演出市場主體提供服務、搭建平台,更加精准扶持演藝行業復蘇發展。

  九、推動全市普惠性政策在文旅領域加快落地

  建立與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稅務局、市國資委、市金融監管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部門和各區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強化政策宣傳解讀,擴大政策知曉度,創建綠色通道,幫助文旅企業明晰“減免房租、緩繳社保、組合式稅費支持、首貸貼息”等普惠性政策實施路徑,服務文旅企業及早獲得政策支持。

  十、強化文旅企業員工線上線下培訓

  開展京郊旅游從業人員素質提升工作,通過在線授課、實踐教學等形式增強相關人員運營管理能力和綜合素質。開展北京非遺傳承人群研修培訓,發揮首都高校資源優勢,提升相關人群實踐和傳承能力。

  十一、充分發揮社會組織作用

  充分發揮文化和旅游類行業協會作用。搭建政企溝通平台,及時反映文旅市場主體政策訴求、發布政府政策信息﹔構筑行業交流平台,掌握文旅市場主體經營困難和需求,推動行業共進互助﹔加強行業培訓,弘揚行業楷模、鼓舞行業士氣,團結帶領文旅市場主體共克時艱。充分發掘和利用文化旅游類社會組織智庫資源,廣泛聽取智庫專家學者關於疫情平穩後提振文化旅游市場的意見建議,扶持引導文旅市場安全健康有序發展。

  十二、認真落實科學精准的疫情防控措施

  嚴格落實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文旅部文旅行業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文化旅游業恢復發展,根據疫情形勢,關注社會需求,因時因勢不斷科學精准調整疫情防控指引和相關防疫措施,為行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指導和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