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 > “四強”黨支部
“四強”黨支部
抓黨建、強業務、促發展
——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 文旅融合的實踐者 美好生活的創造者
發布時間:2024-06-26 09:55 來源:機關黨委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機關黨委 2024-06-26

  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對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國旅游發展大會精神,持續深化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文旅融合的實踐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 

  一、把對黨忠誠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黨建工作“第一要義”,強化政治機關建設紅色基因的傳承者 

  五年來,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加強理論學習中提高政治機關意識。一方面,做到“規定動作”不走樣“三會一課”、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黨日活動等規定動作,做到年初有計劃、年中抓落實年底作總結﹔另一方面,做到“自選動作”有特色定期匯編《習近平關於文化和旅游資源開發工作重要論述摘編》,依托司微信工作群建立線上“學習微支部”,青年黨員擔任“微書記”,把“微支部”辦成“大講堂”。 

  旗幟鮮明講政治,深入貫徹中央領導批示精神,建立批示落實台賬,近三年共辦理全國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720多件。守牢廉政風險底線,每半年召開黨支部、黨小組專題述廉會議。按照“一項品牌建設,一個廉政方案”原則,扎緊制度籠子。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健全統籌運行機制,對重大事項實行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建立閉環式落實機制,組織機關“關鍵小事”調研等。主動擔當作為,創新建立假期旅游景區工作應對工作機制節前,對游客關注度較高、預訂量較大的旅游景區及時發出流量提示﹔節中加強應急處置,讓人民群眾游得開心、舒心。 

  充分發揮指導全國紅色旅游發展的職責優勢,立足“三個面向”,推動黨建與紅色旅游兩結合兩促進面向機關,用好紅色資源,推出紅色旅游與機關黨建融合新模式。會同機關黨委共同打造“從崢嶸歲月到美好生活”黨建品牌策劃設計“從黨史館到科技館”等10條主題黨日學習教育線路。打造“百名紅色講解員講百年黨史”“致敬新時代”紅色故事主題宣講活動,走進中央黨校清華大學等單位以及浙江、河北等地開展宣講,累計開展600余場次宣講,40余萬名干部群眾現場聆聽面向行業用好紅色資源,推出紅色旅游與黨史學習教育融合新模式聯合中央宣傳部推出“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聯合央視拍攝“跟著書本去旅行”紅色旅游系列片推出《紅色故事會》,持續展播紅色故事宣講視頻,累計觸達人超過4.7億。與國家發改委聯合編印《“大國重器”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書》,推出“中國高鐵強國復興”等30條精品線路面向社會,用好紅色資源,推出紅色旅游與青少年教育融合新模式聯合教育部、團中央印發《用好紅色資源 培育時代新人 紅色旅游助推鑄魂育人行動計劃》連續13年舉辦全國大學生紅色旅游創意策劃大賽,打造“行走在祖國大地上的思政大課”。在全國開展“紅色講解員進校園”活動,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常態化、長效化 

  創新推出從“從崢嶸歲月到美好生活”黨建品牌 

  二、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第一要務”,強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做文旅融合的實踐者 

  五年來,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習近平文化思想,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成立國家文化公園專家咨詢委員會。加快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形成《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長城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專項規劃》《長城沿線交通與文旅融合發展規劃》及15個分省規劃的“1+2+15”規劃體系,會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推出《江山壯麗 我說國家文化公園》《長城之歌》等。加快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形成“1+2+13”規劃體系會同中國煤礦文工團長江民歌匯》。 

  實施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發揮旅游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會同國家民委、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實施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的意見》。舉辦全國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討班。確定新疆吐魯番古絲綢之路等18個2023年度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試點示范項目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舉辦“新疆是個好地方”19省市旅游推廣援疆活動,發布和田夜市、阿克其格村等10個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疆案例。 

  開展文化和旅游創意產品提升行動,用小文創培育大產業,用小文創來帶動國潮新消費。確定154家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開展文創試點工作﹔出台《關於進一步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措施》。加強文創設計與生產、營銷平台對接,開展東西部文創交流項目,實施創意進景區、創意下鄉,與新華社合作開展“我為鄉村做設計”等系列活動。組織文創產品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集中展示,在部官網設立“創意來自典藏”等專題,開展“龍年有禮、一起過節”活動,加強海外宣傳推廣。 

  開展萬卷書、行萬裡路文化主題旅游推廣,讓旅游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推出“二十四節氣”旅游創意海報宣傳旅游是一種生活方式、學習方式、成長方式的理念。以中國茶成功申遺為契機,推出江南綠茶探春之旅等5條茶文化主題旅游線路。舉辦“讀李白、游神州”主題旅游推廣。推出10條黃河主題國家級旅游線路和40條黃河文化旅游帶精品線路。  

  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把服務大眾作為黨建工作的“第一要求”,強化旅游為民做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幸福產業的推動者 

  五年來,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立足職責,以提高廣大游客獲得感、滿意度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大優質旅游產品供給 

  強化旅游富民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持續加大2019年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5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56%,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超過10%旅游投資成為社會投資的熱點領域A級景區縣域覆蓋率由80%提升至93%。旅游出口成為擴大對外服務貿易的重要領域2019年旅游直接就業2825萬人,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7987萬人。特別是鄉村旅游在脫貧致富與鄉村振興的作用十分突出效果十分明顯實施鄉村旅游扶貧工程,幫助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2.26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通過旅游走上富裕路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出五批1597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策劃推出“鄉村四時好風光”等一批精品旅游線路江西篁嶺村、浙江下姜村等8個鄉村入選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總數位列世界第一。 

  強化旅游利民讓旅游成為人人共享、感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幸福產業。推進旅游景區減免門票,全國超過90%的博物館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7000家A級旅游景區實現首道門票免費推動景區門票價格穩中有降推動景區加大對特殊群體的優惠覆蓋和力度指導和推動國有景區對老年人、學生等特殊群體實行門票優惠或減免政策大力推進景區度假區等旅游適老化設施改造和建設發布三批20個全國智慧旅游適老化示范案例。切實解決“圍牆擋景”等老百姓反應強烈的旅游熱點問題。 

  強化旅游樂民,圍繞人民群眾的大眾化和多樣化旅游需求,大力發展“城市休閑”和“鄉村度假”產品體系,做好“旅游+”和“+旅游”文章,用優質旅游產品為人民群眾提供多樣選擇使旅游成為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目前我國基本形成了以景區觀光為“基本盤”,以休閑度假為“增長盤”,鄉村旅游、工業旅游、生態旅游、海洋旅游、康養旅游、交通旅游、智慧旅游多業態加快發展建成全球產品標准化程度最高、數量最龐大、類型最豐富、創新最活躍的旅游供給體系。2023年我國居民人均出游次數約為4次旅游飛入尋常百姓家,已成為新時代小康社會的標配、美好生活的必備,也成為人與自我對話的有效途徑、人與自然交流的有益方式、人與社會互動的活躍媒介。

 

  江西篁嶺村:世界最佳旅游鄉村

  獲得“中央和國家機關創建模范機關先進單位”是一個新起點。新時代新使命,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將為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加快建設旅游強國作出新貢獻,努力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文旅融合的實踐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幸福產業的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