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文化和旅游系統迅速展開學習,大家紛紛表示,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扎實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劉萬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更加明確了新時代文化的發展方向,這是新時代文化工作者光榮的職責與擔當。“中國國家博物館始終堅持以珍藏民族集體記憶、傳承國家文化基因為己任,努力把凝結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指示和囑托,加強文物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為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深化中華文明和世界各國文明的交流互鑒作出更多積極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極大鼓舞和激勵著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專家、學者、藝術家們。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周慶富表示,作為國家級綜合性藝術機構,中國藝術研究院將牢記紅色歷史,傳承發揚“百花齊放 推陳出新”優良傳統,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積極參與文化傳承發展的基礎研究和理論構建,推動相關學術體系建設,組織開展多項內容研究、重大主題性創作和展覽,不斷推動文化傳承發展。
堅定中華文化立場的文藝創作,是時代創作者的歷史自覺和文化自覺,是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和美學精神,是新時代文藝創新創造的根基和資源。作為基層文化藝術工作者,文化和旅游部藝術發展中心一級美術師劉廣表示,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豐富內涵,更加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要記錄偉大時代,擔負起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化使命。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院青年畫家韓茂遠說:“作為新時代的基層文化工作者,在文化傳承方面我們必須要具備兩種能力:一是承上的能力,能夠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備強大的民族文化自信﹔二是啟下的能力,能夠讓優秀的民族文化發揚光大,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用具有前瞻性的文化視野和開拓性的文化創造力,引領民族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努力創造屬於我們 這個時代的新文化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景小勇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中華文化的特質和優勢,指明了文化傳承發展的重大意義和努力方向。近年來,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創排的舞蹈詩劇《隻此青綠》、音樂劇《綻放》等,在文化自信和開放包容的前提下不斷守正創新,為舞台藝術作品傳承發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實踐與探索。
“集團上下將認真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守主流意識形態、核心價值觀、中國精神、中華文化立場、中華審美和人民中心之正,創主題選擇、藝術構思、藝術呈現、創作途徑、藝術價值和藝術傳播之新,以創作為核心任務,以演出為中心環節,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融會貫通和創新表達,唱響新時代的主旋律,舞出中國人的精氣神,努力履行好國有院團新時代新的藝術使命。”景小勇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隻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在參加了文化和旅游部召開的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會議後,文化和旅游部清史纂修與研究中心主任、黨支部書記崔建飛表示,中心將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深刻認識清史纂修對於文化傳承發展所肩負的使命,深刻認識清史纂修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應擔當的責任。中心全體員工要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以賡續歷史文脈為己任,不負黨和國家的重托,為早日編纂出一部無愧前人、啟迪後人的信史良史而努力奮斗。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強調,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
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第一時間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感到非常振奮。“習近平總書記對於‘兩個結合’的最新闡釋,站位高遠,指向明確。讓我們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動,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田沁鑫說,今後,中國國家話劇院要組織、帶領優秀藝術家充分融入到創作實踐和戲劇事業的發展工作中去,深入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規律的認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方向,以“重思想 出精品”的實踐行動,回答習近平總書記指引文化發展的新的時代命題。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長期致力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在積極推動非遺和民族民間文化傳承的基礎上,中心持續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重點加強對現當代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和非遺資源的調查、記錄、傳播和利用工作,開展資源全面展示和轉化利用,使之不斷發揮社會效應。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蘭靜表示:“下一步,我們將以實際行動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以更加扎實的理論研究和傳承實踐,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點闡釋了“第二個結合”,為廣大文化藝術工作者打開了創新空間。這讓始終活躍在實踐創作一線的書法家、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所黨支部書記、副所長洪厚甜備受鼓舞。“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令藝術工作者能夠不斷用自己之智、專業之長,創作出具有歷史高度的優秀的藝術作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在傳承的基礎上,以研究和教育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譜寫中國文化新華章。”(統稿:於帆,參與採寫:劉淼、王彬、劉源隆、於帆、李榮坤、李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