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日,《四川省川劇保護傳承條例》《重慶市川劇保護傳承條例》同步施行。其中,《四川省川劇保護傳承條例》(簡稱《條例》)聚焦四川全省川劇保護發展熱點難點,將川劇保護發展成果總結提煉上升為地方性法規,通過構建保護體系、加強人才培養、創新劇目生產、強化院團建設、深入研究普及等系列舉措,進一步解決川劇傳承發展面臨的基層院團瀕臨消亡、從業人員緊缺等現實問題,為川劇保護傳承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作為《條例》起草單位的四川省藝術研究院,是四川唯一一所開展川劇藝術理論研究的省級科研單位,長期致力於川劇理論研究和保護傳承工作。近年來,四川省藝術研究院牢固樹立“科研立院、品牌強院、人才興院”發展理念,圍繞“三高地、三平台、四名牌”發展目標,建成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川劇發展研究中心,創辦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四川戲劇》,創建省級文化藝術智庫“三級專家智庫”,在文獻整理、科研創新、成果轉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為提高四川藝術科研水平、提升巴蜀文化影響力注入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撐和理論支持。
振興川劇,既需要久久為功,也需要薪火相承。自2012年起,四川省藝術研究院整合全省川劇資源,先後在成都、遂寧、自貢等地30余所學校建立了中小學川劇傳習普及基地,並開展中小學川劇傳習普及展演活動。截至目前,四川省中小學川劇傳習普及展演活動已覆蓋全省21個市(州),共有近3000名師生、數百個節目參與選拔,川劇藝術的魅力日益深入巴蜀娃娃們的內心,該平台已成為四川加強傳統戲曲普及教育的重要抓手,被寫入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方案》。今年,四川省委宣傳部牽頭將該活動升格為四川省中小學生戲曲傳承展演活動,並將於11月至12月由四川省藝術研究院牽頭在成都舉辦優秀作品展演暨頒獎活動。與此同時,四川省藝術研究院著力擴大川劇影響力,力求通過打造重點品牌帶動整體發展。如今,包括“川越未來”地方戲曲傳承發展交流、“藝繪川劇”主題美術書法作品展、“這!就是川劇”川劇文化主題展等一系列品牌活動,正在多形式、多維度地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成為川劇理論和制度創新的源頭活水。
在《條例》施行後,四川又迎來一大“川劇盛事”——第六屆川劇節暨四川省第二屆川劇匯演。據悉,活動從9月持續至11月,預計推出41場集中展演、舉辦13項配套活動。其中,四川省藝術研究院承辦“梨園戲影”——珍稀川劇藝術檔案文獻展暨川劇藝術數字化體驗活動、“藝繪川劇”主題美術書法作品展、首屆中小學生戲曲傳承展演暨頒獎活動、第二屆地方戲曲傳承發展交流活動等,匯聚行業資源力量,營造宣傳貫徹《條例》、讓全社會關心支持川劇發展的良好氛圍,共同吹響川劇保護傳承的新時代號角。
供稿單位及撰稿人:四川省藝術研究院 舒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