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和旅游科研工作成果專欄 > 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所科研建設
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所科研建設
上海藝術研究中心舉辦“把檔案作為方法——從周信芳紀念展看文化藝術檔案的轉化和利用”研討活動
發布時間:2024-12-31 09:01 來源: 編輯:科技教育司
信息來源: 2024-12-31

  2024年12月12日,由上海藝術研究中心主辦的“把檔案作為方法——從周信芳紀念展看文化藝術檔案的轉化和利用”研討活動在上海成功舉辦。作為“與時麒鳴——紀念周信芳誕辰130周年展”的配套學術活動,本次論壇圍繞“文化藝術檔案的轉化與利用”的主題,邀請參會嘉賓進行深入討論,探討檔案資源在展覽策劃、文化傳播、藝術教育、藝術研究等方面的應用策略與創新實踐。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各地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所等相關單位參加會議。 

  本次周信芳130周年紀念展,展出了大量周信芳的台前幕後劇照、各個時期的演出戲單、手抄戲本等等,堅持以藝術檔案史料客觀反映大師的舞台藝術軌跡,同時以嚴謹的學術態度提煉麒派藝術的特點以及對當下文藝領域的時代意義。在展陳形式上堅持與時代同行,充分利用當代數字技術讓歷史的靜態史料與觀眾產生跨越時空的互動。新時代,要立足檔案,把檔案作為方法,讓歷史的、傳統的文獻史料與數字技術發生碰撞,創造更多符合時代風范、符合人民精神需求的文化項目,持續打響“海派文化”品牌展覽,打造文化自信自強樣本,助力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 

  藝術檔案應該是一個長期堅持的一個基礎建設,它和我們的藝術研究是同等重要的,是互促互進的,也是各個研究院所的立身根基,也滋養了其他如藝術創作、藝術人才培養、藝術評論等研究領域。藝術檔案事業的建構也將助力地域文化的發展和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設。 

  本次研討活動在大家熱烈而充分的探討中取得圓滿成果,而議題所啟引的思考也將助力未來的藝術檔案與藝術研究工作。數字化時代賦予藝術工作者機遇,合理且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藝術檔案不僅在現有平台和系統的基礎上可以實現更快捷地檢索和更廣泛的共享,從而提高檔案的利用效率﹔而且在數字化和網絡平台中,藝術檔案也能進行跨地域、跨時代的傳播和交流,如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融入,將進一步推動藝術檔案數字化行業的技術革新,提升檔案數字化處理的效率和質量。從管理和運營角度來說,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數字化的藝術檔案可以被分析和挖掘,為藝術創作、研究、教育等領域提供更多的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藝術檔案還可以與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結合,為人們提供更加多維和沉浸式的學習與研究體驗。 

  供稿單位及撰稿人:上海藝術研究中心 林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