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開創新時代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 > 地方動態
地方動態
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 凝聚新時代文旅奮進力量
——報告中“用好紅色資源”的戰略部署引發熱烈反響
發布時間:2022-10-21 11:30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2-10-21
  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報告提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黨的二十大代表及廣大文化和旅游工作者紛紛表示,百年黨史不僅寫在典籍史冊裡,也鮮活地存在於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以及烈士陵園中。這些紅色資源見證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底蘊,是我們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下一步工作中,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弘揚紅色精神,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湘潭是偉人故裡、紅色聖地,紅色文化是湘潭最鮮明的特質、最厚重的底蘊、最寶貴的財富。”黨的二十大代表、湖南省湘潭市委書記劉志仁表示,將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發展紅色文旅上下功夫,推進紅色培訓基地建設,提升紅色教育培訓產業的影響力、競爭力,把韶山打造成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基地,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紅色旅游目的地﹔進一步完善規劃和發展戰略,擦亮黨史學習教育課、思政課品牌,把“紅色寶庫”保護好、挖掘好、利用好,讓紅色文旅“活”起來,讓游客“停”下來、“慢”下來、“住”下來,讓消費市場“旺”起來,舉全市之力將湘潭打造為全國紅色文旅發展的龍頭標杆。
  “從現在起,紅色旅游發展一刻都不能耽誤。”談到參會感悟時,黨的二十大代表,湖北省博物館館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方勤脫口而出。他認為,紅色旅游景點承載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迫在眉睫。近年來,隨著《覺醒年代》等電視劇“出圈”,紅色景點沉浸式體驗接連出新,讓紅色文化更接“地氣”,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喜愛。“紅色資源是一個富礦,在鄉村文化振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方勤介紹,2021年以來,湖北省博物館幫助陂安南縣蘇維埃政府舊址陳列布展,深入開展共建工作,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參觀,當地農旅等產業也得到較快發展。“當前,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藍圖已經繪就,時不我待,我將認真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貫徹、落實工作,把精神力量轉化為實際行動,加強革命文物保護,用好紅色資源,推動文旅融合,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勤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為紅色文化傳播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黨的二十大代表、北京市香山公園導游客服隊班長賈莉對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深有感觸。16年來,賈莉扎根服務一線,刻苦鑽研香山歷史,在紅色文化傳承與創新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曾多次獲得“金牌講解員”等榮譽稱號。“作為一名基層代表,我非常榮幸和自豪能夠參加黨的二十大。回到工作一線後,我將認真學習和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公園紅色宣教團隊一起,持續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研學游、特色黨日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講出新時代紅色文化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助力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賈莉說。
  黨的二十大代表、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毛垟鄉黨委書記雷曉華已扎根偏遠山區13載。多年來,她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推動紅色旅游發展,並邀請黨史專家挖掘考證當地紅色故事,全力推進紅色教育基地建設。同時,將紅色旅游和薹蘚產業相結合,帶領毛垟鄉村民走出了一條紅綠融合的鄉村振興之路。毛垟鄉還因紅色旅游賦能全面小康的創新做法,被納入了中國全面小康發展報告浙江樣本。“回到工作崗位後,我將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原汁原味地傳遞給全鄉廣大干部群眾,持續推進‘紅色毛垟﹒薹蘚小鎮’建設,高質量推進紅綠融合發展,以群眾增收為落腳點、群眾幸福感為歸宿點,完善紅色旅游基礎,擴大薹蘚產業規模,帶領毛垟干部群眾感恩奮進、接續奮斗,為打造偏遠鄉鎮共同富裕樣板而不懈努力。”雷曉華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總結了過去5年的工作和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舉旗定向,凝心聚力,為文化和旅游工作指明了方向。”黨的二十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區委書記李春奎表示,將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依托抗戰兵工舊址博物館聚落等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旅游”產業集群,充分挖掘、保護和利用好中共四川省臨委會擴大會議舊址暨周貢植故居、抗戰兵工舊址博物館聚落、海軍166艦陳列展等16處紅色資源,精心打造一批紅色景點,著力推出一批紅色旅游線路,讓更多市民游客受到紅色精神的洗禮。
  “黨的二十大報告聲聲有力,振奮人心。”周恩來紀念地管理局局長、周恩來紀念館館長劉震生表示,“周恩來同志的一生與黨的光輝歷史、中國人民的奮斗歷史和中華民族的復興歷史緊緊聯系在一起,習近平總書記曾用‘六個杰出楷模’深刻闡釋了周恩來同志崇高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全面實施主入口綜合功能區提升改造工程,組織《人民總理周恩來》《璀璨青春》等精品展覽全國巡展,持續辦好周恩來班精英學子修學團活動,創新編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系列話劇,積極爭創國家一級博物館,將紅色故事傳播得更遠、更深入人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彰顯了堅定的底氣、革命的勇氣、創新的銳氣和發展的硬氣。”朱德故居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趙亮表示,“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大力營造緬懷老一輩革命家豐功偉績、學習老一輩革命家崇高風范的濃厚氛圍。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先後榮獲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等稱號,年均接待游客超過300萬人次。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提升文物展覽水平,以更強烈的使命感和更飽滿的工作熱情,繼承好、發揚好老一輩革命家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起磅礡力量。”
  鄧小平故裡管理局講解員劉秀中激動地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引我們在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繼續講好黨和人民的故事。接下來,我們將依托偉人故裡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節點,征集反映改革開放歷程的典型性實物、史料和相關藝術作品,加強文物藏品分級管理,實施好珍貴文物預防性保護、數字化保護和紅色基因庫項目﹔強化文物理論研究,深入挖掘有關鄧小平同志的生平思想、精神風范、家風家教等內涵﹔創新運用科學技術挖掘和充實展覽主題內容,提升展覽質量﹔結合時代主題、重要節點,策劃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教育和研學實踐活動,助力四川文化和旅游強省建設,弘揚好改革開放精神,講好紅色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
  “我在紀念園收看了開幕會直播,黨的二十大報告令我十分振奮。”江西於都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歷史博物館館長、於都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局局長謝芸華表示,近年來,於都積極發掘利用紅色資源,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城市影響力不斷提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下一步,我們將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抓手,加強紅色舊址保護利用,加快推進長征大劇院、長征歷史步道等項目建設,在新征程上傳承弘揚好偉大長征精神,讓游客在游覽中增進愛國情懷,增強精神力量。”
  “這是一個暖民心、接地氣的好報告,發出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動員令。集體聆聽報告時,大家都情不自禁地鼓掌。”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副研究員夏芸動情地說,“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於用好紅色資源的部署使我在紅色宣講道路上更有志氣、骨氣和底氣。黨用偉大奮斗創造了百年偉業,也一定能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接下來,我一定學習領會好黨的二十大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履行好社會教育職責,以黨的二十大為新起點,以偉大長征精神、‘兩路’精神為宣教工作內核,做好紅色精神的傳承者和傳播者,引導參觀者從黨史中汲取奮斗力量,讓黨的紅色基因和精神血脈在人民心中扎根、開花、結果。”
  “報告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貴州省委宣傳部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協調指導處副處長劉偉明表示,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近年來,貴州明確了“一核一線兩翼多點”的規劃體系,規劃建設14個展示園、10條展示帶,完成了遵義會議會址周邊環境整治和長征數字科技藝術館場館主體建設,抓緊推進《偉大轉折》演藝綜合體等重點項目,一批長征歷史步道、紅軍長征村、長征文物保護修繕項目陸續完工,展示園、展示帶建設正在體系化推進。“下一步,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踔厲奮發,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打造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載體,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讓長征故事煥發時代活力。”
  “報告以輝煌成就激蕩人心,以偉大思想凝聚人心,以宏偉藍圖振奮人心,為紅色旅游工作指明了方向。”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紅色旅游指導處處長黃海亮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堅持正確發展方向,推動紅色旅游發展兼顧政治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如今,我國紅色文化展示更加生動,紅色旅游產品日益豐富,紅色旅游進校園活動成果顯著,全國大學生紅色旅游創意策劃大賽熱度不斷攀升,紅色故事宣講持續開展,紅色旅游已成為人們感悟民族精神、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讓紅色旅游景點成為廣大黨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加強黨性修養的有效載體和干部群眾傳承紅色基因、接受紅色精神洗禮的生動課堂。”(採訪組成員:王洋 郭子騰 楊麗敏 高慧 魏彪 統稿:魏彪 郭子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