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開創新時代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 > 地方動態
地方動態
更好助力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先行區建設
發布時間:2022-11-24 16:46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2-11-24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並對“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了戰略部署,為新時代新征程文化和旅游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們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找准貫徹落實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奮發有為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更好助力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先行區建設。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最根本的是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始終把牢文化和旅游發展的正確方向。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後,我們發揮文旅資源優勢,創新開展一系列特色活動,推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實。一方面,推動學習全員覆蓋,及時研究出台學習宣傳貫徹的實施方案,注重發揮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領學促學作用,利用“周末學堂”進行線上專題輔導,開展“水韻江蘇”全媒體平台線上答題競賽,並邀請黨的二十大代表孫曉雲與藝術工作者座談交流,邀請江蘇省委宣講團成員、分管副省長馬欣為全省文旅行業進行宣講,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原文、悟原理,在學深悟透中做到入腦入心。另一方面,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報告戰略部署,尤其是對文化和旅游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結合謀劃明年工作,列出若干專題,由廳領導班子成員牽頭開展調研,在深刻理解“是什麼”、清晰把握“干什麼”的基礎上,務實謀劃“怎麼干”的思路舉措、重點任務、關鍵抓手,努力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通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我們更加深刻領悟到,新時代十年發生的偉大變革、創造的非凡奇跡,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於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我們要自覺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堅定不移把新思想作為推動文旅事業發展的“指南針”“金鑰匙”,堅定不移把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要求貫徹到文旅工作各方面全過程,以實際行動體現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的良好成效。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最重要的切入點是要聚焦豐富人民精神世界,讓中國式現代化在文旅領域展現可觀可感的現實圖景。黨的二十大報告將“豐富人民精神世界”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強調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再次明確了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時間表。我們要圍繞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更加堅定文化自信自強,自覺擔負新的文化使命,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新實踐中展現新作為。
  江蘇肩負著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新征程上,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先行區,必須增強各項工作的原創性、引領性、示范性,打造推出更多標志性的文藝作品、文化品牌和項目載體,培育造就更多德藝雙馨的名家大師,努力形成更多可推廣的模式、可參考的路徑、可復制的案例。重點是強化文化鑄魂、文化賦能,打造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升級版”,建設現代文化產業高地,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強化旅游為民、旅游惠民,把旅游作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領域,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用更多鄉村旅游、生態旅游等綠色旅游產品豐富人們休閑度假體驗﹔強化協調發展、共建共享,更加主動地將文旅發展融入新型城鎮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增強文旅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豐富高品質多樣化文旅產品供給,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最終落腳點要放在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新需求。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從江蘇來看,近年來,我們持續打造戲曲百戲(昆山)盛典、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等文旅品牌,探索開展小劇場建設、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創建等具有江蘇特點的文旅融合創新實踐,在推動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質量發展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我們既要在全局上謀勢,又要在關鍵處落子,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動力,更好滿足人民高品質生活新期待。一是打造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江蘇亮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創作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放大藝術創作生產“江蘇現象”。創新實施“雙千計劃”“送戲下鄉”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設老百姓身邊“不走的文化隊伍”、居民游客“共享的文化驛站”。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入實施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持續開展“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活動,建設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利用強省。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做優做強新型文旅企業、業態和產業集群。深入推進文旅領域數字化建設,拓展應用“水韻江蘇”數字旅游卡等智慧場景,用科技數字賦能文旅高質量發展。二是構建高顯示度文化標識“江蘇方陣”。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持續辦好“百戲盛典”“運博會”,依托江河湖海獨特資源稟賦,培育世界級旅游景區度假區等文旅融合高質量產品,助力大運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形成更多江蘇標志性成果,讓江蘇成為展示中華文明、東方神韻的重要窗口。三是講好生動精彩的“江蘇故事”。加大“水韻江蘇﹒有你會更美”宣傳推介力度,建好用好“水韻江蘇”全球傳播中心,顯著提升“水韻江蘇”文旅品牌國際國內美譽度,吸引更多人感受江蘇美的風光、美的人文、美的味道、美的生活,在展現江蘇精彩中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楊志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