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信息
工作信息
“群星”與“春雨”在這裡相遇
發布時間:2014-06-25 09:49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4-06-25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剛踏上內蒙古廣闊大地的文化志願者們望著頭頂的一片藍天不禁哼唱起來。

    6月17日至19日,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主辦,江蘇省文化廳、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等單位承辦的“大地情深”——群星獎獲獎作品全國巡演內蒙古行暨“春雨工程”全國文化志願者邊疆行走進內蒙古自治區,分別在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進行了演出。

    巡演與春雨工程相結合

    位於我國北部邊疆的內蒙古自治區,土地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裡,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生活著蒙、漢、滿、回等多民族群眾。此次來自全國各地的群星獎獲獎節目,讓這裡的人們領略到了不同的地域風情與文化特色。

    據統計,此次在內蒙古的3場演出,觀眾總人數近4000人。參演的11個節目,內容豐富、形式短小精悍,如演繹朝鮮族民族風情的舞蹈《盛世長鼓》、展現一線社區書記形象的《小巷總理》等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每場演出還安排了兩個內蒙古本地的節目參演,如以二人台形式演繹的批判制假現象的曲藝作品《王婆罵假》以及馬頭琴演奏等,這些優秀節目同樣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叫好聲。

    這次巡演的最大特色是將群星獎巡演與春雨工程相結合。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群眾文化指導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春雨工程作為造福邊疆群眾的一項重大活動,是通過協調各省區市優秀文化資源來實現的,而群星獎獲獎作品作為各地的優質文化產品,也肩負著文化志願服務的職責。此次兩大文化項目的結合,不但更加突顯了志願服務精神,使群星獎獲獎作品最大限度地服務基層,同時也促進了地區間的文化交流。

    群星獎巡演與春雨工程協作開展文化援疆、文化交流的優勢十分明顯。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社會文化處處長趙增春說:“以往春雨工程文化志願服務的內容大多是來自同一個省市區,而這次巡演內容更加豐富多元,節目質量和活動效果都有很大提升。”江蘇省文化廳公共文化處處長束有春也表示:“春雨工程是文化援疆的重要內容之一,此次與巡演相結合,可謂一舉多得,江蘇與內蒙古兩地今後要多多走動。”

    不辭辛苦,力保節目質量

    “6月14日、15日在蘇州演出3場後緊接著趕到內蒙古,17日至19日又連演3場,行程很滿。”此次巡演的實施方——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主任曹俊看著演員們為了保證演出質量,不厭其煩地一遍遍走台、對光,十分感動。

    來自蘇州的小品《城市雕塑》帶有江南風情的吳儂軟語,通過外來工子女的教育問題體現“新蘇州人”融入蘇州的故事,博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其主演朱雪燕用“累並快樂著”形容此次內蒙古之行,“雖然時間很趕,氣候也不太適應,但大家為了完成好每場演出都很賣力。”

    不僅是演員,一些“幕後英雄”也同樣令人敬佩。“每到一個地方就直奔劇場,花五六個小時裝台,下午演員們走台、對光,晚上演出結束後拆台、裝車又要3個小時,每天幾乎都是凌晨1點才回到賓館休息,第二天五六點起床再奔赴下一站。”負責演出音響、燈光的戴先生說,“我們不是最辛苦的,最辛苦的是兩位司機。”15日晚蘇州巡演結束後,兩位司機裝載著500余件舞台裝置及道具連夜出發,輪流開了30多個小時,走了1600多公裡,17日終於准時到達呼和浩特。此後每天,他們總是第一批趕赴下一個演出地的人,“雖然這次演出時間緊,但我們還是要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

    內蒙古缺乏優秀的編創人才

    作為文化部設立的全國社會文化藝術政府最高獎,群星獎的獲獎作品體現了當前群文活動與文化創新的最高水平。觀看完巡演後,內蒙古群文工作者表示“壓力很大”。單就獲獎作品數量而言,在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上,江蘇省共有9個節目獲得作品類群星獎,內蒙古僅有3個節目獲得作品類群星獎。對此,趙增春說:“近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認識到群文創作要抓群眾、抓基礎、抓普及。然而,真正實施起來,困難重重。”

    其一,內蒙古自治區的群文創作成果展示、交流平台有待改進。為推動群文創作的發展,內蒙古自治區2010年開始舉辦“內蒙古群星獎評獎活動”,但由於資金有限,隻能以報送光盤的形式進行,沒有現場評比。缺乏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不能在同一平台競技,這對推動各盟市群文創作有一定的影響。

    其二,編創人才匱乏成為制約內蒙古群文創作發展的因素。內蒙古缺乏優秀的編創隊伍,且現有的編創隊伍年齡結構偏大、創新能力較弱。鄂爾多斯市群藝館館長高懷信說:“內蒙古文化資源雖多,但若編創人員總是老生常談、沒有創新意識,作品就會缺乏生命力。”

    觀看完演出後,許多內蒙古群文工作者都表示,此次巡演來得十分及時,讓他們在家門口就看到了群文創作的最高水平。巡演節目馬頭琴《萬馬奔騰》的表演者、蒙古族演員門德說:“很多節目都對我們今後的創作有借鑒意義,這些作品在選材、編排等方面對我們都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