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拉美,提出舉辦2016“中拉文化交流年”的倡議,得到了拉美及加勒比國家的積極響應。在中國人眼中“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代表著遙遠、神秘、美麗、熱情、魔幻。鑒此,在2016中拉文化交流年框架下策劃了“魔幻與現實——拉美及加勒比當代藝術展”“傳承與發展——拉美及加勒比風情紀實展”和“美美與共——拉美藝術季回顧展”系列展覽,從視覺藝術的角度呈現一個個獨特的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包括它們的起源、發展和豐富的當代精神文化生活,通過文明互鑒增進中拉友誼。此次展覽於5月6—26日在中華世紀壇專題陳列廳、中心展廳和東大廳展出。
魔幻與現實——拉美及加勒比當代藝術展
當代藝術展的主題“魔幻與現實”靈感來源於著名的文學運動“魔幻現實主義”,但不限於這一歷史背景。“魔幻與現實”也象征著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經過創造想象和藝術錘煉,現實內容與藝術表現形式經過既互相否定又互相肯定,既互相依存又互相轉化的辯證過程。“魔幻”代表著藝術創作中的主觀想象和浪漫的個人思緒,同時反應現實和呈現人們當下對拉美社會生活及自然環境的思考。
本次展覽上有來自秘魯的杰出藝術家藝術家倫貝爾﹒亞華卡尼(Rember Yahuarcani)的《鳥兒的舞蹈》《第一個漁夫》《夏之雨》《河的深度》等作品。系列以黑色為背景的畫面裡充盈著鮮活的顏色和神奇的物種、景觀等亞馬遜流域充滿想象力的視覺元素。藝術家渴望祖先的智慧和文化得以延續,含蓄的批評了人類中心主義,大量的人類建造將人與自然隔離。作品傳遞著祖先詩意性的世界觀——與同在地球上生長的動物、植物等保有親密的關系,他們帶給我們快樂的生活和良好的環境。
出生於厄瓜多爾境內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塞科亞印第安人藝術家拉蒙﹒彼埃瓜耶(Ramon Piaguaje),以大量描繪亞馬遜熱帶雨林的油畫作品而倍受世界關注,曾接受英國威爾士親王和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接見,並且從聯合國千禧年藝術展——“我們的世界”(2000年)中來自51個國家的參選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 拉蒙﹒彼埃瓜耶(Ramon Piaguaje)這樣描述其參展作品《河口》,“這是烏水溪同古亞貝諾河交匯的河口,我常常同我的父母四處游走,每當看到兩河交匯處的河口,按照傳統,都要喝一口河裡的水,以此熟悉和親近河裡的生靈。”
來自哥斯達黎加的藝術家西爾維亞(Silvia Monge),同時也是哥斯達黎加視覺藝術新學院的教師,通過丙烯作品《月亮上的紅馬》《夢之波》《我的天空》呈現了一種躲避到非理性世界中的臆想。在她創造地這個神奇“世界”中,觀察者能夠通過奇異的動物、傳說,以及混雜於現實世界中的古老民族故事,發現哥斯達黎加特有的文化魅力。
牙買加的藝術家彼得﹒韋恩﹒劉易斯(Peter Wayne Lewis)通過作品《盧西》提出對存在、起源、DNA、人類遷徙、生存與死亡的思考。探討人類文明所面臨的最深刻的命題。
本次當代藝術展共匯集了24位來自拉美及加勒比各國的優秀藝術家。從視覺藝術的角度呈現了一個個獨特的拉美及加勒比國家。
傳承與發展——拉美及加勒比風情紀實展
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有著豐富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是多種族、信仰和文化的匯聚和融合之地,繼承和發揚了古代原生態文明和其他大陸包括非洲、歐洲和亞洲的外來文明,成就了獨特的拉美文化及社會風貌。風情紀實展將通過視頻、攝影、傳統服飾與手工藝品等,展現自然之美人文之情,述說悠久燦爛的歷史文明的同時呈現當代拉美及加勒比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紀實。
參與國有墨西哥、智利、圭亞那、厄瓜多爾、秘魯、委內瑞拉、巴巴多斯、巴拿馬、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美美與共—— 拉美藝術節回顧展
自2013年以來,每年4—5月,中國文化部聯合拉美和加勒比駐華使團主辦,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承辦的“拉美藝術季”及“加勒比音樂節”活動都會亮相北京,並安排巡展、演,組織客座藝術家交流活動,最大程度地向中國民眾展示和介紹來自拉美的優秀文化藝術。本次展覽共展出120余幅圖片,展現了近年來在拉美藝術季期間,中國與拉丁美洲文化交流的精彩瞬間。用事實證明文化是溝通人與人心靈和情感的橋梁,是國與國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紐帶。
客座藝術家交流
展覽開幕後,來華的12位拉美及加勒比藝術家將前往湖南湘西、長沙等地參加“客座藝術家交流”項目,通過寫生創作、走訪當地藝術家工作室等活動,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多元文化、體驗在中國的生活和創作寫生中國式風景。並與當地的藝術家和藝術評論家進行藝術創作交流,討論對藝術的見解及創作理念,在神奇的山水地貌與淳朴的人文風情中感受濃郁多彩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化。
本次展覽由中國文化部與阿根廷、巴巴多斯、厄瓜多爾、格林納達、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圭亞那、墨西哥、秘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烏拉圭、委內瑞拉、牙買加、智利駐華使館等駐華機構聯合主辦,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策劃實施。
來源: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