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至24日,2016年文化部對外和對港澳台文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文化部部長雒樹剛,文化部副部長董偉、丁偉,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出席會議。海外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齊聚一堂,按照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的戰略部署,研究如何在新階段進一步推動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建設與發展創新升級。
作為我國政府派駐國外的官方文化機構,“十二五”期間,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建設和發展成果顯著。2015年,巴基斯坦、布魯塞爾、新加坡、坦桑尼亞、新西蘭、斐濟6個中國文化中心揭牌啟用,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總數達25個。據統計,2015年,海外中國文化中心開展各類文化活動上千場,受眾達281萬余人次,各中心注冊學員總數達1.6萬余人次,影響力和輻射力與日俱增。
高層關注支持中國文化中心發展
2015年,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視察海外中國文化中心,見證簽署設立中國文化中心的有關協議文件。當年4月2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巴基斯坦總理謝裡夫共同為巴基斯坦中國文化中心揭牌;11月7日,習近平主席與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共同為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揭牌;9月16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與比利時副首相兼外交大臣雷德爾斯為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揭牌。
習近平、李克強、張高麗和劉延東等還分別見證了我國與白俄羅斯、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芬蘭、馬來西亞、南非等國簽署關於設立文化中心的協定。
契合國家戰略,積極發揮平台作用
在“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從願景邁向行動的過程中,海外中國文化中心成為闡釋“一帶一路”政策理念的重要平台。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一帶一路”沿線風情攝影展、馬耳他中國文化中心“影像絲綢之路——甘肅風情”攝影作品展、開羅中國文化中心“一帶一路”座談會、東京中國文化中心“當今絲綢之路”特別講座、烏蘭巴托中國文化中心《絲路情》歌舞晚會等活動的舉辦,加深了駐在國民眾對“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和中華文化的了解和認識。
在重要對外活動中,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充分發揮窗口、橋梁和平台作用。海外中國文化中心舉行了多場次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活動,向世界傳遞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的心聲。為慶祝中歐、中泰建交40周年,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曼谷中國文化中心推出形式多樣的文化藝術活動,在營造喜慶氛圍的同時,促進雙方以欣賞、包容、互鑒的態度看待彼此,拉近了兩國人民心靈的距離。
踐行創新理念,品牌活動融入
當地文化生活
在配合外交大局的同時,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創新方式方法,結合駐在國國情,培育當地民眾喜聞樂見的品牌活動,主動融入當地文化生活。
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的第四屆法國中國電影節被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海外最優秀的中國電影節”,贏得了法國乃至歐洲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兩年一屆的“法國中國傳統戲曲節”、每年舉行的“巴黎中國曲藝節”,成為法國民眾多角度了解中國傳統藝術的重要平台。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中國杯”圍棋賽已連續七年舉辦,躋身“傳統賽事”行列,近兩年,又與歐洲圍棋大滿貫賽同時舉辦,文化體育相得益彰。開羅中國文化中心“大使杯”漢語歌曲大賽已舉辦11屆,涵蓋美聲、通俗、歌劇、戲曲,成為備受當地人期待的年度盛會。
各海外中國文化中心主動深入駐在國學校、社區和文化場所開展文化交流活動,有效擴大了工作半徑,受眾人群倍增。與當地機構、節慶平台的默契合作,也使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的影響更加廣泛。馬耳他中國文化中心連續多年受邀在“瓦萊塔不夜城”活動中開設“中國文化街”,毛裡求斯中國文化中心舞蹈隊成為該國重大節慶活動的必選藝術團,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與首爾市鐘路區政府合作開設“中國電影常設電影院”,悉尼中國文化中心與阿德萊德藝術節中心簽約,曼谷中國文化中心為泰國記者協會開辦漢語培訓班……許許多多沒有到過中國文化中心的當地民眾得以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多彩魅力。部分中國文化中心的影響力更是超出駐在國,毛裡求斯中國文化中心的文化活動和教學培訓輻射周邊的塞舌爾、馬達加斯加、科摩羅、法屬留尼旺等國家和地區,馬德裡中國文化中心的活動走進了安道爾。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中國文化中心一直都是一年一度的海外“歡樂春節”活動的重要舞台之一。2016年,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在26個國家、57個城市舉辦的210項活動,佔“歡樂春節”活動總量約兩成。
思想交流與信息服務並舉,
傳播好中國聲音
推動中外思想交流是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的又一著力點。在中國文化主題講座常態化的同時,各中心還創新推出聯合譯介、論壇、沙龍等系列活動。由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倡議發起的“中俄經典及現當代文學互譯出版項目”結出碩果,包括《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在內的10部中國文學作品已作為首期成果出版。曼谷中國文化中心策劃舉辦的詩琳通公主譯著《哪一種愛不疼》(中國作家川妮作品)新書首發式活動上,貝寧、開羅、老撾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座談會上,尼日利亞、柏林、馬德裡、烏蘭巴托、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推出的多場論壇、研討會上,中外文化藝術界人士、中國問題專家、漢學家之間高層次、高質量的交流,閃耀著思想對話的光輝。
信息服務是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的重要職能之一。通過向海外推介有關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的書籍、讀物,海外中國文化中心有效傳播中國聲音。在莫斯科,“品讀中國”讀書周吸引了大批粉絲;在巴黎,詩歌愛好者歡聚《中國詩選》吟誦晚會;在貝寧,中國文化中心攜中國圖書亮相該國圖書沙龍;在尼日利亞,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的“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擴大了當地民眾的閱讀視野。
門戶網站、數字圖書館、社交網絡、移動終端應用程序等新媒體、新科技,已成為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向海外民眾提供信息服務的新手段。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的網站點擊量達182萬余次,“臉書”“推特”等社交網絡開設的公共賬號吸引了大量年輕人。
協調、共享,為國內“大文化”
提供“走出去”平台
自2011年啟動部省(市)對口年度合作以來,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為國內各省區市提供了一個協調、共享的“走出去”平台。近年來,對口年度合作力度得到進一步加強,合作水平持續提升。
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由文化部與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是首個採取部省(市)合作共建模式的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成立短短幾個月以來,與比利時和歐盟機構合作舉辦了大量富有創意的高水平文化活動,受到各界廣泛好評。
在對口年度合作框架下,海外中國文化中心與各省區市聯手開展的活動收效頗佳,既豐富了中心活動的內容與形式,也極大調動了地方文化走出去的積極性。2015年,青海、山東、貴州、甘肅、重慶、廣東、內蒙古、湖北、寧夏、天津等地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展示活動亮相海外中國文化中心,海外民眾得以充分接觸中國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
海外中國文化中心還進一步為國內文化機構、企業提供服務的平台。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中國風格”系列展覽與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深圳)、清華大學共同舉辦,推動中國設計產品與服務走向海外市場。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舉行的首場媒體交流會主題為“自貿區建設與中國新一輪開放型經濟構建——自貿區與文化貿易發展”,將上海自貿區推上文化貿易前台。
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生動活潑地傳播中國聲音,講述真實美好的中國故事,展示和平、開放、文明的中國形象,向世界勾畫魅力十足的中國文化風景。“十三五”時期,科學建設、穩健發展的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將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繼續在推動中外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方面發揮獨特作用,進而為提高我國文化開放水平、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作出更多貢獻。
來源: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