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展獨特內涵
發布時間:2010-06-17 14:16 來源: 編輯:易碩
信息來源: 2010-06-17

  中國文化報記者杜潔芳 蘇唯謙報道: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端午時節,具有“吳越文化”“稻作文化”深厚背景的浙江嘉興呈現出異彩紛呈的端午節慶場景。6月13日,由文化部和浙江省政府主辦,浙江省文化廳,嘉興市委、市政府承辦的2010中國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在嘉興南湖拉開帷幕。國家館圖書館館長周和平出席了當晚的開幕式。

  據介紹,2010中國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從6月13日至17日舉辦6項主題活動和10項群眾性活動。其中,有湖北、湖南、江蘇、浙江、上海等省市和浙江嘉興龍舟隊參加的全國龍舟邀請賽,觀眾可觀賞到“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的精彩場面﹔兩場祭祀——神龍祭和伍相祭分別在南湖畔的祭龍壇和伍相祠舉行﹔中國端午習俗國際學術研討會將以“中國端午習俗流變與嘉興節日文化傳承”為主旨,以中國歷史文化名人伍子胥與嘉興端午為切入點﹔而以端午民俗文化為主題,充分挖掘和整合嘉興底蘊深厚並富有地域特色的馬家浜文化、吳越文化、端午民俗文化、蠶桑絲織文化、江南水鄉風情等民間文化資源和文化元素的嘉興端午民俗表演大巡游,則在嘉興市區主干道中山路亮相,通過“嘉興記憶”“水鄉風情”“秀美江南”“節日狂歡”4個板塊18支表演方隊、5輛彩車,充分體現嘉興地域民俗風情。

  去年,端午節被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嘉興和端午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嘉興端午主要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民間有“五月五日,時迎伍君”的說法,源遠流長的嘉興端午龍舟競渡相傳也是源於春秋時期紀念伍子胥的活動。

  據了解,嘉興市已連續多年舉辦端午節慶活動,對端午民俗的傳承與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節慶的規模也逐年擴大。據統計,2001年開始舉辦的“五芳齋”杯龍舟賽和裹粽賽就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到2009年的端午節觀眾已達70萬人次。